山东省实验中学2006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历 史 试 题 2008 .11
第 I 卷(共45分)
说明:请将卷I的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直接写在题后。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 观察下图并阅读材料,指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
汉代代田法模型
A.广种薄收 B.少种多收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3.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
犁地,右图中扶犁的最有可能的是
A.齐桓公 B.汉景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4.《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5.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 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 D.《宋代东京的辉煌》
6.《乔家大院》、《晋商》等电影、电视作品使明清的“商帮”走入人们的视野,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商业群体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大力支持 B.具有地域性
C.长途贩运活动为主 D.白银广泛流通为条件
7.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8.史料记载,北魏初年“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导致这种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
A.屯田制 B.均田令 C.征役制 D.雇募制
9.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10.下图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由小说所描写的情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施复夫妇是机户 ②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 ④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2.在新航路的开辟中,①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②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③西班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其中
A .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 .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C .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D .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13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 试想当时哪个国家强烈反对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法国
14.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遭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遭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15.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是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 .8 8 .4 7 .1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7.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原因是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③武力威逼 ④通讯技术的发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纸《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启迪民众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 、西餐厅 、电影院
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 .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20.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21.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B.②④
C.②⑤ D.①③
2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3.下面是民族火柴的商标----火花,从中可以得到的认识有 ①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论 ②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发展实业 ③民族资产阶级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一面 ④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右图是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剧照。该剧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25.在一部苏联电影中出现过这样的镜头:两个农民受全村委托,外出买了一批粮食,运回村子途中被红军查获,他们开了一张收条给农民,然后把粮食全部没收。这部电影应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攻克柏林》
C.《列宁在1918》 D.《战争与和平》
26.“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27.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2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9.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0.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如右图所示)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修建此类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经济结构,鼓励能源出口
B.国家加强干预,防止盲目竞争
C.扩大生产规模,刺激生产发展
D.直接提高就业率,开拓经济发展空间
3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32 .二战后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
右图反映的趋势是
A .建立国营企业,出现了国有化趋势
B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C .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产生“新中间阶层”
D .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 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
33.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提供的借鉴意义在于
A.必须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B.政府必须尽量减少对企业自身发展规划的干预
C.国家必须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减少恶性竟争
D.必须按国际标准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
34.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他的本意是
A.指出中国农业文明的特色 B.强调中国轻工业发展的优势
C.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 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
35.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36.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
37.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8.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B.分配方式的转变
C.管理方式的转变 D.审批方式的转变
39.“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态
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40.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41.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政治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42.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不同点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物
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C.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D.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
43.右图所反映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C.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结果
44.下列哪些是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因素?
A.各国经济依赖性加强 B.各国面对同样的经济规则
C.各国共享市场和各种资源 D.发达国家开采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45.当今的一些汉堡店内有全球编号相同.口味相同的汉堡包。同时为了迎合各地民众口味,在不同地区又兼卖适合当地口味的食物。这些速食汉堡店还提供新式的文化空间,一些青年学生则聚集在店里聊天.看书,形成“另类的图书馆”。以上现象说明了 ①全球化的生产是基于经济利益之上的 ②全球化对于弱国的文化有提升的作用,并出现其“地方化”的发展方向 ③大众传媒与全球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④在跨国公司资本的推动下,全球化已深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④
第 Ⅱ 卷 (共55分)
题号
46
47
48
合计
分值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5分,第46题8分,第47题15分,第48题32分。)
46.(8分)“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图 片
历史地位
理 由
1.中国古代农具改革的里程碑
2.人类历史进程发展的里程碑
3.中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
4.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5(1.41%)
20(5.63%)
355(100%)
说明:①林光?的“外出活动”以经商为主。
②林光?的“生产劳作”以牧牛为主,占264 .5天。
材料二 林家“生产劳作”时间分类统计表
专项
粮食生产
蔬菜生产
经济作物(茶)
其 他
统计
劳动时间(天)
62
11
16
24
113
百分比(%)
55
9
14
22
100
说明:粮食包括禾(稻).麦.粟.番薯四类,凡与之有关的劳动视为粮食生产活动。蔬菜.白豆.油菜种植等列入蔬菜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林光?的生活状况。(3分)
(2)在当时,林光?的人生之路可能面临两种选择:其一,从事农耕;其二,经商致富。请你结合林家状况和时代特点,分别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2分)
材料四 10年前,一场特大洪水,使中华民族经受了严峻考验;10年后,罕见的雪灾,又使我们民族经受了同样的考验。…98抗洪之所以取得全面胜利,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20年积累了打赢这场“战争”的雄厚实力。时隔lO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97年7.4万亿元增加到2007年24万多亿元,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支撑起了抗灾救灾的坚强后盾。到
――贾永《从1998抗洪到抗击雪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6分)
(4)材料四中,作者认为中国能够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改革开放30年来,为发展我国的经济,党和国家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12分)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4分)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6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试题参 考 答 案 2008 .11
1B
二、非选择题:
46.(1)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分)
(2)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2分)
(3)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经济融入世界,有力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2分)
(4)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2分)
47. (1)生活状况:绝大多数时间从事生产劳作;有写日记的习惯(或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3分)
(2)从事农耕。有利因素:有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经验(3分)。不利因素: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地主土地兼并.政府盘剥;近代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冲击。(3分)(任答一点给2分,任答两点3分)
经商致富。有利因素:徽商文化有利于经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林家种植的茶叶等经济作物市场前景广阔(3分)。不利因素:林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商基础薄弱;政府的限制(重农抑商政策);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动荡的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制约(3分)。(任答一点给2分,任答两点3分)
48.(1)措施多样;迷信色彩浓厚。(4分)
(2)特点: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2分)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受剥削沉重,工人运动兴起;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
(3)原因:生产力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4)因素:综合国力强大。措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12分)
(5)认识: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