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06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化 学 试 题 (2008.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1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14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3.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
4.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常温常压下,
C.在O2参与的反应中,1 mol 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A
D.常温下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B.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6.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Fe2+
C.溶液中一定含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7.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8.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
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9.右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
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①食盐水 ②KNO3溶液 ③适量硫酸铜溶液
④Na2CO3溶液 ⑤CCl4 ⑥浓氨水
A.①②④ B.②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
10.某溶液含有①NO3―,②HCO3―,③SO32―,④CO32―,⑤SO42―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A.① B.①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11.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用渗析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B.用加入适量氨水并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AlCl3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CO
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