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综合专题课 西部开发问题
一.教学设计思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开发西部的热潮,从而也使西部开发成为考试的热点,因此把西部开发作为综合知识的复习专题是有必要的。
本专题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线,联系其他学科相关内容来复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第二部分:西部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第三部分:以西部地理特征为主线与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概略地了解西部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特征。
2.使学生了解西部开发中的重大方针、政策。
3.初步探索以西部地理特征为主线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通过创新习题训练,使学生了解各学科知识的广泛性和交叉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教学,大容量、高速度地复习西部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2.讲练结合,重在训练。
四.教学过程设计:
西 部 地 理 环 境
西北
青藏高原
西南
范围
陕、甘、宁、新、
内蒙古
青、藏
云、贵、川、渝、桂
地形
塔里木盆地、天山、
准噶尔盆地、祁连山、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脉
气候
干旱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寒
(高原山地气候)
湿润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河湖
多内流河、湖
(塔里木河,青海湖)
多大江大河源头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
多外流河,水量丰富
(长江、珠江水系)
资源
能源
草场、煤、石油、
天然气、铁、有色金属、钾盐、水能、风能、
旅游资源
草场、太阳能、地热、旅游资源
森林、水能、煤、铁、有色金属、旅游资源
人口
比重23%,密度小,分布不均,多民族聚居
交通
铁路:包兰、兰新、
宝中、北疆,
新建南疆铁路
以公路为主,
计划修建青藏铁路
(格尔木―拉萨)
铁路:宝成―成昆、成渝―川黔、贵昆,
新建南昆铁路
农业
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绿洲农业区)
高寒牧业、
种植业(藏南谷地)
种植业(四川盆地)
工业
西安―飞机制造
兰州―有色冶金
新疆―石油工业
包头―钢铁工业
林芝―毛纺
钢铁―重庆、攀枝花
煤炭―贵州六盘水
电力―重庆、贵州、
四川
严峻的
生态
环境
荒漠化、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
草场破坏、
滥捕滥猎野生动物
天然林破坏、
水土流失
西部大开发――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地理学科
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物
理
1.西部地势特点决定了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水能的开发利用――
水电站的建设:E=mgh(注意单位)
发电量的计算:P发=UI
远距离输电:P损=RI2
2.西北地区典型的风蚀地貌的形成与气候的关系
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热胀冷缩)
化
学
1.西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流水(含CO2)对石灰岩的化学溶蚀作用:
2.石油天然气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
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燃烧和作为化工原料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生
物
1.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的年、日较差都大 ,降水稀少――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含糖量都高
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是合成有机物和消耗有机物的过程,白天日照强,光合作用也较强;夜晚则相反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天然林保护以及林业生态工程
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知识与地理学科的交叉
政
治
1.在开发西部能源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又要注意生态和社会效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哲学原理:普遍联系的观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展的观点
2.正确认识西部大开发,跳出资源依托型发展战略,走市场导向型发展战略
经济学原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市场调节是基础
历
史
1.目前西部大开发与历史上西部地区的发展
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开发经历三个阶段:
50年代―屯垦戍边
60-70年代―“大三线”建设
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加大了对西部的支持力度
2.西北地理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著名的楼兰、尼雅文明的覆灭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3.西部边疆和平问题
西部地区遭受列强入侵的历史:
19世纪中期―法国以越南为跳板入侵云南、广西等地
19世纪70年代―俄国侵占伊犁,英军入侵西藏南部
西部大开发相关的重大方针政策
一. 正确处理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努力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是实现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
2.西部地区要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引进和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3.中部地区要承东接西,发挥地区优势争取自身的较快发展。
4.东部地区要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提升产业层次,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打好基础
1.水利设施建设:节水、防洪、蓄水、调水。
2.交通运输建设: 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和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形成全国性的综合运输体系。
3.加快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1)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万平方公里,西部占80%。
(2)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约2400万平方公里,西部占95%。
(3)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进入长江和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
2.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
(1)国家向农民无偿提供粮食和种苗。
(2)实行个体承包。
3.坚持“全面规划、分部实施、重点突出、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
4.搞好规划和试点示范。
四.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1.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2.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3.加强人才利用、引进和培养。
五. 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和新办法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2.运用新思路编制好专项规划。
3.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投融资办法。
4.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西北地区
“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农业―西南地区)。
(2)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西部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美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闻名遐迩的文化古迹等)。。
5.以全方位开放促开发。
综 合 练 习
一.西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2%的水能资源 ,“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加快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其中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输往广东,是“西电东送”的南部重要通道。回答下列问题:
1.红水河流域属于 水系。该河段著名的水电站有 电站。
2.若红水河段的平均径流量为Q(m3/s),平均落差为h(m),发电效率为η,则该河段的水电蕴藏量E(kw.h)是多少?
3.如果将红水河段的电能输送到广东地区,使用相同的输电线,从减少电线上电能损 失来看,在50万伏超高压和11万伏高压输电方案中应选用 输电方案,
因为该方案的输电损失为另一方案的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月均温(C)
二.根据下列地区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9.5
-2.1
9.3
18.9
25.7
31.0
32.7
30.4
23.3
12.6
1.8
-0.2
13.9
日较差
11.4
14.8
14.8
15.9
14.3
月降水量
(mm)
1.5
0.3
1.4
0.4
0.5
3.3
2.3
3.0
1.0
1.1
0.4
1.4
16.4
1.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气候类型是 。
2.根据上述资料判断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吐鲁番盆地 D.云贵高原
3.从气候资料可以看出,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该地区著名的农产品有 、 等。
4.该地区瓜果特别甜,主要是因为气温的日较差大。请从生物学角度解释其原因,并写出相关的反应式: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1.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显著:
(1)“祁连雪水灌三洲”是西北内陆干旱景象的写照,它说明了 是重要的水源,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2)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气温低,生长期短。虽然 ,光热资源较为丰富,但整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3)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地势起伏大,也说明本地区的气候 变化显著,森林类型多样。近年来采取禁止砍伐、封山育林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挥森林的 的功能,对保护生态环境,减轻长江中下游水患有深远意义。
2.早在清朝前期,就有列强企图染指我国西部地区。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西部地区又面临列强入侵的危机,这些列强是: 国、 国和英国。其中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 国。
3.就“西气东输”工程的有关问题回答:
(1)“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是指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 。该工程穿过我国九个省级行政区,终点是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是由动植物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
形成的。
(3)天然气是高效能源,也可作基本化工原料,生产乙炔、氯气、氯甲烷、甲醇、甲醛等化工产品,请写出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经隔绝空气、高温反应生成乙炔和碳黑的化学方程式:
四.2000年末至2001年初,我国科考队进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成功地解开
了楼兰文明的一个世纪之迷。
1. 科考队选在此时进入塔里木河下游的主要原因是:
A.日照时间长,有利考察 B.近地面气流稳定,少有沙尘暴
C.温度条件适宜,有利考察 D.水源充足
2. 楼兰古国早在2000年前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对外开放的繁华商城,却在几年的时间里覆灭的一干二净,其根本原因是:
A. 战乱所致 B.气候变迁
C.水源缺乏 D.经济衰落
3. 据资料显示,楼兰绿洲在西汉前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0%。科考专家指出,依河湖而居的楼兰人,随着罗布泊的迁移延续着他们的历史,也随着不绝于耳的砍伐声毁灭了他们的文明。谈一谈这段资料对我国目前西部开发的启示:
五.下图反映了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分析并回答:
1.该图表明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应由 开发转向 开发。在开发方式上,应由过去以计划经济和行政行为为主,转变到以 为导向,以
规律调节为主。
2.西部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 和
作为西部开发的战略重点和切入点。
4. 选择:
(1)要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实现西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部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应进一步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提高牧业产值
B. 西部地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有着较大的开发潜力
C. 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将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
D. 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应大力开发利用
(2)西部开发战略导向转变的意义有:
A. 有利于实现资源与人才的合理配置
B. 促进西部资源的合理开发
C. 西部开发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生态效益
D. 科教、知识、人才是实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
六.根据下图分析我国北方近几年沙尘暴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