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一中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学段考试卷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试题详情

A.1%      B.1.5%      C.4%      D.3%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试题详情

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试题详情

3.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试题详情

4.下列人口迁移,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A.北约入侵南联盟导致的难民迁移        B.被贩卖的非洲黑人奴隶

C.上海赴泰山旅游的游客                      D.三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移民

试题详情

5. 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人口减少

C.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D.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2006年首次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即“民工荒”,波及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尤其以珠江三角洲为甚,并已引起广泛关注。

试题详情

6.珠江三角洲“民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用工数量减少 

②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西部、东北等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大量劳力

③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萧条,不需要大量劳动力

④工资水平较低,工作环境较差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对下图作出选择。

 

人口年龄构成的比重

试题详情

7.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15―6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 93%                        B. 23%                        C. 13%                        D. 73%

试题详情

8.右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试题详情

10.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功能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

C.交通条件的发展         D.人口的消费需要

试题详情

11.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

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       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         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右图是“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

图”,读后回答12~13题。

试题详情

12.XX医科大学毕业想开一私人卫生所,

根据“中心地理论”,应选择在

A.A    B.B    C.C   D.D 

试题详情

13.选择该处的理由是: 

A.该地卫生所集中,成行成市利于经营

B.位于其他卫生所服务范围的边缘

C.靠近大医院,可获得其技术支持 

D.城市边缘有足够的土地发展空间

试题详情

14.右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拟在①、②、③、④四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布局合理的是

A.①自来水厂、②火力发电厂、③印染厂、④服装厂

B.①服装厂、②印染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c.①火力发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④印染厂

D.①印染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试题详情

15.右图为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试题详情

16.下列有关城市化模式图(如右图)所代表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前     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③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后     ④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学科 17.这种城市化模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城市地价不断上涨   

②城市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③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④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8.该城市化模式在我国哪个城市最典型                    

       A.上海    B.成都      C.南昌      D.深圳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9~20题。

试题详情

19.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试题详情

20.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800元、1200元、16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300元、500元、7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1-22题。

试题详情

2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试题详情

22.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F                   B.F、G              C.E、H            D.F、H

试题详情

23.浙江省的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小,经济作物特别是蔬菜、花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为了减肥的需要。使大米的消费量锐减

    B.种植蔬菜和花卉省工省时.成本低廉

    C.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减少种粮,扩大蔬菜、花卉种植

    D.蔬菜、花卉种植的经济效益远高于水稻种植

试题详情

24.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③江南丘陵的茶 ④吐鲁番盆地瓜果生产

A.①热量②市场③土壤④光照        B.①热量②水源③市场④交通

C.①土壤②政策③科技④市场        D.①地形②市场③水源④热量

内蒙古自治区伊利实业集团的乳制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受广大消费的喜爱。据此回答42~43题。

试题详情

25.伊利实业集团乳制品工厂布局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导因素是       (    )

       A.消费市场广阔 B.原料十分丰富  C.廉价的劳动力  D.雄厚的技术力量

试题详情

26.从2000年开始,伊利实业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消费市场广阔 B.原料丰富 C.廉价的劳动力   D.便利的交通运输

试题详情

27.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这主要得益于    (    )

       A.荷兰有世界上生产鲜花最优越的气候条件 B.荷兰生产鲜花的成本低

       C.购买荷兰鲜花是一种时尚      D.交通的便利及保鲜技术的发展

试题详情

28.近年来,由于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过于求,稻谷价格明显下跌。于是有的农民压缩水稻种植面积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这反映了              (    )

       A.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强     B.市场需求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突出

       C.交通运输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小     D.国家政策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大

试题详情

29.某地生产的新品种西瓜,第二年种植面积比第一年扩大一倍,第三年又比上一年扩大50%,主要原因是(    )

A.当地自然条件适宜种西瓜                            B.西瓜产量高,价格便宜

C.西瓜品种好,口味佳                                   D.西瓜销路好,需求量大

试题详情

30.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

       A.加大技术投入        B.加强市场营销

       C.改善交通条件        D.大量使用农药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31 ~ 32题。

试题详情

3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足

试题详情

32.阶段Ⅱ甲城市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

       ①甲地区城市化发展,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②乙地区的鲜花和蔬菜生产条件好,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  ③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④甲地气候变化导致鲜花和蔬菜产量的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33.季风水田种植特点是(    )

       A.人均耕地少,小农经营     B.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C.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高     D.降水丰富,不需要投资水利工程建设

试题详情

34.仅从气候条件考虑,下列气候类型中最适宜水稻生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中阴影为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图。据此回答35 ~ 36题:

试题详情

35.该农作物是(    )

A.油菜     B.水稻     C.亚麻    D.玉米

试题详情

36.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                            D.机械化水平低

试题详情

37.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

试题详情

38.该农作物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

A. 该农作物地区适应性强         B. 该农作物种植技术简单

C. 该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 该农作物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读“欧洲西部乳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回答39 ~40题。

试题详情

39.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技     B.地形     C. 市场  D. 气候

试题详情

40.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乳畜业分布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西欧乳畜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B.西欧乳畜业主要是放牧奶牛

C.西欧乳畜业分布地区,气候温凉,多雨多雾,只能种植多汁的牧草,而不能种植其他农作物

D.西欧乳畜业机械化水平高,缓解了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图”(左图6)和“1982年与1996年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图”(右图7),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50年代,上海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较     ,自国家推行          政策后,至197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      %左右,199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       。(4分)

(2)1996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市0一14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趋于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趋于     ,这表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已经出现          趋势。(3分)

(3)目前以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上海上述人口问题将带来                   等社会问题。(2分)

(4)近十多年来,虽然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但上海总人口却持续增长,其主要原因                                             (1分)

试题详情

42.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6分 )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①A处宜发展       _____生产; 

②C处宜发展         ___生产;

③D处宜发展        ____生产。  

(2)B处宜发展      ____生产;其理由是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                          ,生产反季节蔬菜。

试题详情

43.下图为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7分)

 (1)由图中看出,英国、美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        ,城市化水平较         ,已进入城市化的            阶段;而印度和巴西分别处在城市化的            阶段和                 阶段。

 (2)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是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                           来表示。

试题详情

44.读甲、乙、丙三幅图,回答相关问题。(6分)

 

 

 

 

 

 

 

 

 

 

 

 

 

(1)甲图反映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位于乙图中_________区域;(填数字)

丙图反映的农业生产模式比较适合在乙图中___________区域推广。

(2)乙图中③区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区域主要发展________________(填农业地域类型)

(3)改革开放以来,甲图中①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农业景观的变迁,请你简要分析原因。

                                                                                

                                                                               

试题详情

4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A所在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选择填空,多选少选不给分)

①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科技水平高 

③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⑤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B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气候主要特点是                   

(3)C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4)D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有关其农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①该农业是一种购买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②种植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该农业的主要特征 ④主要靠雇员经营 ⑤所需劳动力多 

(5)图中B、C、D农业地域类型都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形成该特征的共同条件是:

                               、②                        

   (6) E、F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有关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各种肉类和禽蛋

    B.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也种植饲料,故不用轮转放牧

    C.乳畜业是粗放农业,日常挤奶工作无法使用机械

    D.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略)

二.综合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