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生物

年级  初二

文件  ce1033.doc

标题  第十二章 免疫

章节  第十二章

关键词  免疫

内容 

第十二章 免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免疫的概念及类型,免疫器官及对人体的主要作用。理解计划免疫。
  2.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所进行的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分析比较传统的免疫概念与现代免疫概念的联系与不同。教学中应溶入对学生进行科学史观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人们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认知水平上,需要的是对科学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重点、难点分析

  第三道防线的内容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原因有二: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对免疫的基础知识比较生疏;其次是这个内容中基本概念多,有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对此,教师应采用两方面结合的办法加以解决。一是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例如:讲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时,结合学生学过的淋已系统中的淋巴结和脾的知识,之后提出有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讲述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二是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教材中举了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变化及结果来说明抗原、抗体及特异性免疫等这几个基本概念,为此这个例子一定要讲清楚。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章教学参考课时为2课时。

  【教学准备】

  1.挂图:
  (1)淋巴系统挂图一张;
  (2)内分泌系统挂图一张。

  2.投影片:
  (1)第一、二道防线问答题各一张;
  (2)淋巴器官位置、功能、数量表一张;
  (3)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比较表一张;
  (4)人体免疫功能表一张。

  3.其它:
  (1)《传染病防治法》单行本;
  (2)《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单行本。

  二、第一课时:

  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人始终很健康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而有的人却未能幸免。大家是否还记得打预防针的经历,这些都与人体的免疫有关系。什么是免疫?它的作用是什么?

  要了解这些,首先从人体的三道防线讲起。

  请看投影片。

试题详情

  1.概念:
  (1)传统概念: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2)现代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它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试题详情

  2.功能:
        A.防御感染
  主要作用  B.自身稳定
        C.免疫监视

  三、计划免疫: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小资料

试题详情

  1.麻疹: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麻疹病毒。儿童最易感染,发病时先发高烧,上呼吸道和结膜发炎,两三天后全身起红色丘疹。能并发肺炎、中耳炎、百日咳、腮腺炎等疾病,通称疹子,有的地方叫痧子。

试题详情

  2.溶菌酶:溶菌酶是一种低分子量(14700)的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其中富含精氨酸。人体内许多组织及体内中都含有溶菌酶,以乳汁、唾液、肠道及吞噬细胞溶酶体颗粒中含量较多,组织中含量较少。正常的尿液,汗液及脑脊液中不含溶菌酶。溶菌酶能直接水解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乙酞葡萄糖胺与乙酞胞壁酸分子之间的连结,使细胞壁破坏,水分进入,细胞崩解。然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粘肽层外有一层脂多糖和脂蛋白,因此不受溶菌酶的影响。除在抗体存在下,脂多糖及脂蛋白受到破坏时,溶茵酶才能发挥作用。在有抗体、补体共同存在时,溶菌酶的溶菌作用更为明显。溶菌酶也存在鸡蛋清和某些细菌中,可以用工业生产的方法将其提纯并加工成各种制剂,用来治疗中耳炎、咽喉炎、付鼻窦炎等慢性疾病。因此,还可以说溶菌酶是机体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有力武器,它在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防病治病中发挥了不可轻视的作用。

试题详情

  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先天就有的,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具有相对稳定性。
  (2)作用广泛,无选择性。
  (3)具有种的差异性。
  (4)在抗感染免疫中出现早、作用快。而且反应强度相对稳定,不因接触某一抗原的次数多少而有所改变。

试题详情

  4.艾滋病(AIDS)近年来的流行情况:

  目前,就全世界而言,约每13秒钟就有一个新患者,每9分钟就有1人死于AIDS。到2000年,全世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将达3000万~1亿,其中儿童约1000万。据WHO(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993年中,感染HIV的青年和成年人已愈1300万。我国HIV感染者已达1000多人,主要集中在云南边境地区。WHO估计到2000年,全世界HIV新感染者90%将在发展中国家。

试题详情

  5.艾滋病的主要传染途径: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1)性接触传播:是流行中的首位传播方式,它包括有同性性接触和异性性接触。(2)血液传播:包括输入污染的全血、血浆、血细胞成分及凝血因子;静脉药瘾者共用针头、针管及有关器械;移植感染艾滋病毒者的组织器官等。(3)母婴传播:主要通过如下方式:官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感染、产后感染等。

试题详情

  6.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

  由于艾滋病病人的恐惧、自卑和怕遭受社会歧视的心理,造成部分患者不肯就医,隐瞒病情,对诊治与控制传染源形成困难。为此,除需要给病人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外,全社会都应关心艾滋病人,尽可能为病人保守医密,为其在治疗前及诊治过程中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艾滋病人保密,顺应病人的合理的愿望和要求,是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的具体表现,这样就能得到病人的信任与合作,为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

试题详情

  7.我国对艾滋病的具体措施:

  1985年6月6日,一名叫梅西纳的美籍阿根廷旅游者因艾滋病死于北京协和医院。从此,引起我国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度重视。1986年12月2日发布的《国境卫生检疫法》中明确规定:

  严禁带有艾滋病病毒的任何人士(包括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进入我国。在境内发现的病人,应限期出境或进行妥善安排,短期在华留居的外宾应定期检查艾滋病抗体,长期在外华人回国时要进行严格检疫,并由专门的防疫部门定期复查。严格处理外国进口血制品,严禁各种旧衣物、日用品流入我国。

  1988年1月14日国家发布《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

  1991年8月12日,卫生部颁布《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其中包括艾滋病。

  1992年底在卫生界的专家们的倡导下,“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成立。该协会的宗旨是:在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内,协调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开展健康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等工作。协会下设:综合部、健康教育部、学术交流部、科技开发部、国际合作部和财务部。

试题详情

  8.1995年的“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

  1995年3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1995年12月1日的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确定为“均算权利,均算义务。”其含义为:任何人,无论是否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医疗、行动自由、就业、教育、组建家庭、免受传染和寻求庇护等方面均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任何个人也有义务使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任何家庭和社会团体均有义务对其成员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还有照顾其成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义务。

试题详情

  9.艾滋病病毒来源有关说法:

  美国伯明翰亚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人员们近期在芝加哥发表论文报告说,他们拥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使目前世界3500万人受到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来自于赤道西非的黑猩猩。这些研究人员说,这种病毒至少是通过3次分别的机会从黑猩猩进入非洲人体的,而其中的一次导致了今天人类艾滋病的发端。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艾滋病专家比特赖斯?哈恩提出,艾滋病病毒从黑猩猩进入人体几乎可以肯定发生在赤道西非。当地的人们可能是出于要获得食物而杀死黑猩猩,这样就使得这种病毒以传入人体蔓延开来。
  这种黑猩猩生活在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刚果和中非共和国一带,据认为人类艾滋病就最先发生在这个地区。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