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2009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本试卷第1~12题为选择题,第13~23题为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
A.驯服 和煦 微醺徇私舞弊 B.拙劣 茁壮 罢黜 相形见绌
C. 迤逦 佚名 相宜嘉言懿行 D.嫉妒 成绩 脊梁 跻攀直上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
A.辨驳 浮躁抠字眼张皇失措 B.腈纶 凛洌 摩擦 悬梁刺骨
C.赉发 绵密定货单申明大义 D.小器 赋与 缉私 稂莠不齐
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四川省汶川县的映秀镇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依山傍水,秀色可餐,历来为国人所称道。
B.“5?
C.
D.在这块巴掌大的端砚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个个栩栩如生,可称是鬼斧神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北京奥运会期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长城、十三陵、故宫、颐和园等无不以其迷人的风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B.我国政府斥巨资力保本届奥运会万无一失,安全保卫工作可谓细致周到。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街道巡逻:真是铜墙铁壁。
C.外资的大量注入,在我国经济的增长、就业的扩大、税收的增加以及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它要有思想有风骨,惟有此才能永恒。
二、(12分,每小题3分)
6.对为什么要“尽快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竟以哪一个国家的法律为准,引起不同国家人士的争议。
B.一个国家是否有权监管另一个国家境内网站的网页内容,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C.美国和欧盟在电子商务安全法律方面有所不同。
D.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
7.对直接影响“全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因素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跨国界网上交易的监管法规尚未建立。
B.世界各国政府尚未联手制定统一的国际消费者保护法。
C.网络骗子和地下交易所有者有藏身之地。
D.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存在差异。
8.对“雅虎公司则认为这种要求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有权阻止法国用户在美国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B.美国雅虎公司无权阻止法国用户在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C.雅虎公司在网络技术和具体做法上还不具备阻止别国消费者在本公司网站购物的条件。
D.法国网上消费者可以任意在美国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三、(9分,每小题3分)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庸》又拈“行素”二字 拈:取
B. 天下岂有白丁圣贤 白丁:不学无术
C. 悉于斯焉取之 悉:全
D. 而但能读书、但能治生者 但:但是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论证“学者以治生为本”观点的一组材料是( )
①《周官》既定为量出入之法,极明白易守 ②《大学》之生众食寡,为疾用舒
③确尝以读书治生为对,谓二者真学人之本事 ④孟子之易田畴,薄税敛,食时用礼
⑤士为志学而已矣 ⑥知其言之无弊,而体其言者或不能无弊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确认为王侯治国责在足国,大夫治家责在足家,对于学人来说,要能勤俭治生,但治生不是忙忙碌碌为维持生计而奔波。
B.陈确认为,道义应建立在治生的基础上,有许多儒生自认为明道义而不治生,这种明道义,并不切实,不是真明道义。
C.陈确赞同鲁斋的观点,认为读书治生是学人的本事,读书与治生相比较,读书比治生更重要,治生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
D.陈确批判了世俗和理学家的读书和治生观,世俗治生观的治生是知有己,不知有他人,知有妻子,不知有父母兄弟。
四、(24分)
16.文章写到了俄罗斯乡村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5字)(6分)
17.文中描写的年老的农妇形象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个形象用意是什么?(3分)
18.文章最后一段写道:“于是我想到:皇城里圣索菲亚教堂圆顶上的十字架以及我们城里人正孜孜以求的一切,算得了什么呢?”请简要解释这句话的含义。(4分)
19.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5分)
六、(12分)
20.劝说是一门艺术,需要的不仅仅是口若悬河,机智聪敏。烛之武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打动秦伯虎狼之心,拆散秦晋联盟,保全郑国;触龙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拨动赵太后溺爱的心曲,以长安君为质,借兵救赵。这样成功的劝说在历史上与生活中不胜枚举。据此,你认为劝说对方,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4分)
21.近来,社会各界掀起一股“国学热”,不少大学纷纷设立国学专业或开设国学讲堂。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至少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4分)
赞成者说: (不超过30字)
质疑者说: (不超过30字)
22.古往今来,不少诗歌中嵌入“春夏秋冬”,显得别有情趣。东晋画家顾恺之写了一首五言诗,题为《春夏秋冬》,把四季分嵌于句首。诗曰:春水满泗阳,夏云多奇峰。 ① , ② 。请依据自己的阅历,写出后两句,要有点诗的意趣。(4分)
七、作文(6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D(A.xùn/xù/xūn/xùn;B. zhuō/zhuó/chù/chù;C.yǐ/yì/yí/yì;D.jí/jì/jǐ/jī)
2、A( A.辨-辩;B.洌-冽,骨-股;C.赉-赍,申-深;D.与-予,稂-良)
3. C(A秀色可餐:形容女子非常美丽或景色非常优美。此处取后一义项。B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情可以满足,后形容同类事物很多,不止一次或一个。D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与句意不符)
4.B(A结构混乱,“为……所”应改为“令……为之”;C语序不当,“外资的大量注入”应改为“大量注入的外资”;D搭配不当,句中一面对两面,去掉“坏”。)
5、B (A.引号改为书名号;C. 最后一个逗号应该改为句号;D. 问号要改为句号。)
二、(12分,每小题3分)
6、D(D项说明促进“尽快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的因素,而不是原因)
7、A(“监管法规”没有建立,全球电子商务就难以发展,这是直接影响的因素。BCD三项是促成制定“监管法规”的因素,但并非直接影响因素)
8、C(ABD均没有谈到“技术”,偏离了题干的要求,缺乏针对性)
9、C(A项应是美国和欧盟共同力求建立;B项“很难建立”与文中末段提供的信息相悖;D项“个人信息”也有跨国界的行为,不全是“各国的内务问题”)
三、(9分,每小题3分)
10、D (仅仅、只是)
11、C(③⑤⑥是观点或结论性句子,不是证明观点的材料)
12、C(治生比读书更迫切)
13、(1)凡是父母兄弟妻子儿女的事情,都是自己份内的事情,侍奉父母抚育孩子,决不可推脱给别人。(“妻子”、“身”、“仰事俯育”、“责”各1分)
(2)然而只是像世俗的读书人那样治生,那么读书不是读书,是致力于追求读书广博罢了,只是口读耳听罢了,只是谋求荣耀利益罢了。(“第”、“务”、“口耳”、“而已”各1分)
(3)然则当何以救之/曰治生以学为本/嗟乎/士苟志学/则岂唯能读书治生而已哉/修齐治平/悉于斯焉取之。(每少划两处扣1分)
14、(1)共同点:惋惜春光流逝。(2分)不同点:白居易讲四月春末见到桃花,却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分)。黄庭坚问春而至寻春,却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1分)
(2)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然而,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2分)在这番自问自答中,波澜回环地画出春的脚步和形神,作者的恋春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2分)
15、(1)①又闻子规啼夜月;②唯见江心秋月白;③冷月无声;④抱明月而长终。(2)⑤《墙上的斑点》。(3)⑥孙犁。
五、(18分)
16、①空气清新自然,气氛和平宁静。②风光优美,景色怡人。③人们生活得富足、自由、快乐、安逸、满足。(每点各2分)
17、①老妇人美丽善良,热情好客,热爱生活。(2分)②作者写年老的农妇是为了反映乡村不仅景美,而且人美,自然美和人文美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和谐完美的图画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1分)
18、金钱,权利,地位,世俗的一切物质享乐和现实利益与和谐优美宁静自由的乡村生活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2分)人只有在这样的乡村生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自由与快乐,这才是真正值得人们追求的(2分)。
19、示例:①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如“雄鸡……叫声”一段,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乡村的动物写得充满了情趣。(语言特点概括准确2分,联系文章举例分析3分。)
20、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考虑问题,(2分)获得对方的信任。(2分)
21、赞成者的理由: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树立美好品行等。(理由正确2分,不是陈述句扣1分,超过字数扣1分)质疑者针对赞成者的理由反驳,言之成理即可。(理由正确2分,不是反问句扣1分,超过字数扣1分)
22、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每句2分,没有诗意扣1分)
23、参考2008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做学问的方法,没有其他特殊的不同的地方,(君王)拥有国就守住自己的国,(大夫)拥有家就守住自己的家,读书人就守住自身,也就是这些罢了。这里所说的自身,并不是仅仅自己一个人。父母兄弟妻子子女的事,都是自己份内的事,对长辈和年长的人要侍奉,对小辈和年幼的人要哺育,决不可推托给别人,那么,勤劳俭朴地管理好一家人的生活,实在是治学的人自身的事。或许有人怀疑这句话有不当之处,(他)不懂读书人说的管理好一家人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说的忙忙碌碌地为维持生计而奔波,也就如一介农夫不懂学术那样,不是不合乎道德礼义。
现在的读书人很少有人不说(他们)不明道德礼义,可是他们治学未落到实处,那么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道德的“道”,不是礼义的“义”,也往往实行的时候,不知自己(实行的不是真正的道义)。抓住了关键,辨清这个道理也就自然不难了。《周官》已经制定了定量出入的方法,极其明白,容易遵守,上自天子下至平民,谁能违背它!《中庸》又选取“行素”二字,也是与《周官》同样的主旨,并且话说得更接近道义。能做到的就是
我曾经把读书和治生当作同等重要的事,认为这两件事是读书人的真本事,而且治生比读书更急切。可是只如世俗的读书治生那样,那么读书就不是真正的读书,而仅仅只是追求广博罢了,只是满足口说耳听罢了,只为谋求荣耀利益罢了;(他们的)治生不是真正的治生,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别人罢了,只知道有妻儿,不知道有父母兄弟罢了:又谈什么治学呢?所以不善读书、不会治生的人,一定不能说他们会治学;那些只会读书,或者只会管治生的人,也不能说他们会治学。真正立志治学的人,一定是又能读书又能治生的人。天下难道有不识字的圣贤、败家圣贤吗?难道有做了圣贤而不能养活父母妻儿,而让他人(替自己抚养)的人吗?鲁斋的这些话,是专门为求学而发的,所以懂得他的话没错,可是实行他的话或许不能说没错罢。
既然这样,那么应当如何纠正这些情况呢?回答是:治生应该以读书为本,哎!读书人立志求学,那么仅仅就是读书和治生罢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全都是从这里得到的。还有没学会的,也一定不能说他是善于治学。所以说:读书人要立志治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