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文综火热专题(5)

 

中国古代经济史

 

【学习目标】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概况,各时期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其中经济政策、土地赋税制度、经济重心南移、土地兼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缓慢发展是本专题的重点、难点。

中国古代经济史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考查视角具有综合化的趋向。如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同时侧重于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包括政策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和引进、生产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如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汉初的休养生息、江南经济的发展、唐初经济繁荣的原因、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明清时期的经济等。

 

【学法建议】

1.纵横梳理知识和扩展思维相结合

(1)掌握历代王朝经济发展的一般线索,如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注意既要从经济发展本身,又要从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方面寻找原因,多角度思考问题。如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影响着社会的治乱兴衰、社会形态的变化。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相应地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出现了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百家争鸣”;而诸如唐、明、清初期进行政策调整,促使经济恢复和发展,则体现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3)通过对具体史实的分析、归纳,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如中国古代各朝发展状况不同,但是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包括:政治稳定,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措施,改革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劳动人民的辛勤耕作等。

(4)通过细化某一知识内容,学会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学习元朝的运河内容时,通过和隋朝的大运河进行比较,了解元代运河与隋朝运河的区别,元运河的开通,既解决了南粮北运问题,也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2.学科专题知识和跨学科综合知识相融通

以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为例,学习本专题时,首先要理清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其次注意其不同阶段的特征;第三掌握其演变规律;第四揭示说明的问题: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用银两收税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的反映;第五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如可联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税费改革,理解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经济、哲学原理。学习古代经济重心转移问题,可结合政治、地理因素进行考虑:受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江南多以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影响了农业生产;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潜能开发】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清史稿?食货志》、王戎笙《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编制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材料二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说:“本朝门统一区域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支用,其谋生焉能给足?”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有大臣建议垦荒,康熙帝说:“条奏官每以垦田积谷为方,伊等均不识时务。今人民繁庶,食众田寡,山地尽行耕种,此外更有何应垦之田,为积谷之记耶?”

──摘自《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摘自《清高宗实录》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康熙帝的两段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思路分析

该题以“康乾盛世”的人口问题为中心,以“人多地少”的矛盾为主线组织材料,以教育学生提高合理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的认识为目的,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理解材料、分析问题能力。要回答设问(1)和设问(3),须通过阅读表格材料和文字材料。概括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而分析原因;对原因的分析,要迁移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般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府政策措施、经济发展等角度作答。设问(2)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概括。设问(4)侧重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古代人口增长现象。

答案  (1)顺治时人口少,康熙、乾隆时期人口激增。明末清初的战乱使顺治时人口减少。康乾时经济恢复和发展,人口迅速增长;摊丁入亩的实行,隐瞒人口的现象大大减少。(2)人口增长大大超过耕地的增长,造成“食众田寡”(或人多地少),康熙时人口和耕地的矛盾相当尖锐。(3)乾隆时普遍出现了“与水争地”的现象。人口过剩,无地可种,破坏生态平衡的盲目“围水造田”便发生了。(4)人口增长反映了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人口过度增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实行节制人口和环境保护政策。

 

思维诊断

此题出现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1)不能从材料小最大限度地发掘有效信息。如对材料三,归纳不出“与水争地”的现象;(2)对原因的分析无从下手或归纳概括不全面,不能从影响历史事件发展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3)对第(4)问不能用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排除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分析经济现象;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事件。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知能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西周井田制与分封制联结的纽带是    (    )

A.王位与权力        B.土地与义务        C.贡赋与工具          D.土地与奴隶

试题详情

2.春秋时期,鲁国出现公田转化为私田的现象,所产生的最深刻的社会影响是    (    )

A.周王室势力衰微                         B.刺激了新农具的广泛使用

C.国君收入减少                           D.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

土地兼并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现象。据此回答3~4题。

试题详情

3.以下哪些情况可造成土地的高度集中

①士族制度  ②封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③均田制  ④王田令  ⑤商鞅变法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⑤

试题详情

4.土地集中的最主要危害是    (    )

A.威胁政府财政收入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D.导致地方割据

尽管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但手工业、商业仍有较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5~8题。

试题详情

5.右图中,在唐朝、南宋、明朝、清朝前期都曾是对外贸易港口的是    (    )

A.1          B.2           C.3         D.4

试题详情

高考资源网(www.1010jiajiao.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试题详情

6.下列有关古代商业发展概况,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

①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②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③商业活动不再限定在城内特定区域  ④来自亚洲、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络绎不绝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试题详情

7.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直接相关的是    (    )

①南北朝佛教盛行  ②唐代传奇小说问世  ③两宋风俗画的出现  ④明代中期书院的兴盛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8.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B.防止土地兼并的加剧

C.保持稳定的财政收入                       D.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同时,出现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回答9~10题。

试题详情

9.秦汉、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年平均发生灾荒次数分别为0 852、1 706、2 740、3 787、4 183。这主要说明了    (    )

A.小农经济生产与再生产对生态的影响愈来愈大

B.农民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愈来愈大

C.人类征服自然的活动也遭到了自然的惩罚

D.专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失误愈来愈多

试题详情

10.

试题详情

高考资源网(www.1010jiajiao.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中的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    )

A.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增长,摊丁入亩不须隐瞒人口

B.战争停止,人口增长

C.调整政策造成人口增长

D.经济发展必然是人口增长

试题详情

二、材料分析题

11.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宋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从黄河领域向南移的过程逐渐完成。关于政治格局对于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有以下两种看法:第一种: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是几次大分裂的政治格局所致。第二种:经济重心南移贯穿于统一与分裂政治格局的始终。

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结合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综合能力训练】

试题详情

1.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快西部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西部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应该是全面的。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都放在突出位置,保护生态环境、普及科学教育、推广实用技术、发展特色旅游、发展交通通讯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统筹规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落后的原因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2)近年来,陕西省历史古迹特色旅游发展迅速,试举出陕西境内的历史文化古迹。(至少四个)

 

(3)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什么经济意义?

 

试题详情

高考资源网(www.1010jiajiao.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试题详情

【知能达标训练】

1.B(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井田制中最具决定因素的是全国的一切土地都归周王所有,周王对诸侯臣下的经济上的分赐和政治上的分封,是相辅相成的,经济上诸侯得到了土地,就必须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周王负有义务,故选B。) 

2.D(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分析: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生产力提高,出现公田转化为私田的现象。私田和公田的本质不同在于采用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即封建的生产方式。故选D。) 

3.A  4.B  5.A  6.C  7.B  8.A 

9.C(解答此题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 

10.A(容易出现歧义的是A、C选项,其中A选项的内容包容了C选项的内容,故选A。)

11.思路分析:这是一道观点论证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时,要按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经济重心转移变化为线,动态地考察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赞同第一种看法,从“分裂的政治局面”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入手展开分析;赞同第二种看法的,则从“统一与分裂的政治局面”分别对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入手分析。

[参考答案一]赞同第一种看法。

从经济重心转移情况看:(1)三国时期,南方农业有所发展,但经济重心在北方;十六国时期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东晋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2)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3)南宋时期,太湖流域农业居全国之首,江南农业生产超过北方,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从分裂的政治格局对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看:(1)北方战乱,破坏了社会经济,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战乱,迫使北方人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向南方,带去先进的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3)北方战乱,相对稳定的统治中心都在南方,这些政权为巩固统治地位,重视发展生产,客观上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由此可见,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南宋分裂的政治格局,使北方经济一再破坏,而南方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的转移是大分裂的政治格局所致。统一时期如隋唐,南北经济都得到发展,对经济重心的转移影响不大。

[参考答案二]赞同第二种看法。

大分裂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转移的加速时期。 (1)北方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战乱,迫使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向南方,带去先进的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3)北方战乱,相对稳定的统治中心都在南方,这些政权为巩固统治地位,重视发展生产,客观上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统一的西晋、隋唐、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的持续时期。表现在:(1)政治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较安定的社会环境,南北经济联系加强,南方经济保持发展的态势。唐朝在长江流域大面积开凿、修筑水利灌溉工程,北宋时北方农作物传到江南、两广,福建、江淮种植高产的占城稻。(2)统一时期,统治者腐败,在统治中心地区内乱较多,导致北方农业受到极大破坏,农业人口流散;南方所受影响较小,经济继续发展。如西晋惠帝时统治阶级争夺皇权的斗争、唐朝安史之乱。

由此可见,经济重心南移贯穿于统一与分裂政治格局的始终。

【综合能力训练】

1.思路分析:回答第一问,注意从“自然角度”和“社会角度”分别分析西部地区“落后原因”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利条件又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回答第三问要紧扣“经济意义”,从政治学科的经济常识角度进行分析。(1)落后原因:自然角度:A.自然环境相对处于劣势,纬度较高,或地势较高,气候条件较差,对经济活动的承受力较弱。B.地域广阔,但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消费市场不活跃。C.地处内陆,交通、通讯设施较差,同外界联系少。社会角度:A.教育发展比较落后,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B.近代工业发展起步较晚,科技对经济的影响力较小。C.没有像东部地区那样早享受国家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D.经济发展较晚,模式单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比较慢。

有利条件:自然条件方面,有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如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利资源等以及丰富的土地资源。

社会条件方面,加快西部开发的条件已经成熟,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制定了西部开发的特殊政策,为西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半坡遗址;秦始皇兵马俑;昭陵、乾陵;大雁塔;华清池;“西安事变”旧址等。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w.w.w.k.s.5.u.c.o.m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