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文综火热专题(2)

近代列强侵华史

 

【学习目标】

本专题概括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及干涉的主要史实。其中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有:(1)晚清政府统治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包括近代史前期列强的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中国边疆新危机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等;(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俄、英、日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3)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美国“扶蒋反共”干涉中国内政等;(4)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干涉和封锁等。

列强侵华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部分。列强侵华的背景(包括目的和原因)、不平等条约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更是高考命题的焦点。预测本专题今后命题视角将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为标尺,以列强侵华手段、特点为切入口,以列强侵华势力消长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为落脚点,进行中外历史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尤其是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综合的角度来设计试题。

 

【学法建议】

1.复习本专题时要能够把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大事放在世界史的大环境中去分析。如可结合世界近代史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的侵略扩张,认识中国近代史前期列强侵华的概括及阶段特征;并分析其不同列强侵华势力消长的原因及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2.复习列强侵华史,要以列强侵华的背景和所造成的影响为重点,特别是背景的把握。不仅要准确分析其原因,而且要能够运用哲学观点对其进行分类认识,把握其本质。

3.分析列强侵华的史实,应注意从宏观上把握,如可按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其中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史应作为重点,要注意从多角度分析其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特别要注意如何认识殖民侵略的双重性问题。

4.关于列强在对华侵略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要抓住重点进行记忆、复习,不要面面俱到。可从不同的角度,采取分类归纳的办法,对其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再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综合记忆。如按照条约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开放通商口岸、割占领土、赔款、获得侵略特权等四方面进行归纳记忆。

 

【潜能开发】

例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背景的理解,属最佳型选择题,就是看选项中涉及到的目的中谁起决定的、支配的作用。保护鸦片贸易、割占中国领土都是为了保护市场和占领市场,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对外的一切活动都与抢占市场有关,所以说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本题出自于教材重点知识,能力要求也较高,代表了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

答案C

 

思维诊断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解题时容易出现的思维障碍有二:一是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即直接原因──保护鸦片贸易,当作正确选项;二是没有把握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主要目的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这个阶段特征。避免此题失误的办法是:(1)提高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善于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尤其是国际背景下来进行分析。

 

例2概述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侵略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思路分析

本题属于一道纵向、大跨度、高概括的题,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阶段特征和概述、分析、归纳等多种历史阐释能力。解题时首先要注意概述二字,概述即概要叙述,它要求过程完整,顺序正确,要点齐全,文字简明精练,点到为止;其次,是要把握“19世纪末”这个时间要素,利用题目所给出的时空限制,分析概括列强侵华的主要表现;再次,是结合列强侵华的不同表现,根据归纳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最后根据题意,扣住侵华表现及其影响,分类进行综合概述。

答案(1)军事侵略: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经济侵略: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过去的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主要形式有政治性贷款、抢夺铁路建筑权、抢夺开矿权、在中国开设工厂等)。通过资本输出,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大了在华政治势力,并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政治侵略: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此外,美国还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骤,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思维诊断

回答此类题最容易出现的思维障碍是:(1)不是根据题意进行概述,而是简单地罗列列强侵华的史实及影响;(2)不是从19世纪末的时空范围中去进行概括,而是不考虑时间限制,想到什么就答什么;(3)不是按照列强侵华的不同类型概括归纳其表现及影响,而是不分类型随意地去回答。纠正失误的办法是:(1)平时学习中注意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力争形成知识体系或知识网络;(2)解题时注意认真审题及构思,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知能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                   B.清政府临战妥协投降

C.清政府政治、经济整体落后             D.清政府财力空乏,准备不足

试题详情

2.下列对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的评述错误的是    (    )

A.使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促使一些爱国人士开始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协定关税使中国海关管理权开始丧失

试题详情

3.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革命的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D.中国政治、经济各项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开辟通商口岸是近代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多种手段之一。纵观中国近代史,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被开放的通商口岸最多。据此回答4~6题。

试题详情

4.下列不平等条约涉及长江流域开放通商口岸的有    (    )

①《南京条约》②《望厦条约》③《天津条约》④《北京条约》⑤《马关条约》

A.①③⑤          B .①②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试题详情

5.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    (    )

A.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B.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流域地区

C.取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利          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利

试题详情

6.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    (    )

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

C.广东福建沿海地区                    D.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据此回答7~9题。

试题详情

7.《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是    (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开辟内海航运线

C.增开沙市、重庆等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试题详情

8.《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个新的阶段”主要是因为    (    )

A.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B.便利了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大举向我东北扩张经济势力

C.迫使台湾和祖国割离几十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它使清政府大量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对中国长达14年之久的侵华战争。据此回答9~10题。

试题详情

9.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②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③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④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0.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经济掠夺的直接原因是    (    )

A.转嫁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积累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

C.适应战争需要,以战养战              D.实行殖民统治

 

试题详情

二、材料分析题

高考资源网(www.1010jiajiao.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注: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的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根据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回答:   

(1)19世纪初期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两国各处于什么状态?根据材料一,鸦片走私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1845~1853年中英贸易变化呈现什么趋势?为改变这种状况,英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综合能力训练】

试题详情

1.比较近代以来在两次中日战争中,影响中国败、胜的主要因素。并以恩格斯“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发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观点,指出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试题详情

高考资源网(www.1010jiajiao.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试题详情

【知能达标训练】

1.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发展必然性的认识,即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是历史的必然,而这种必然性的决定因素正是中国和英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差异。答案:C。) 

2.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的能力。协定关税只是使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了破坏,而海关管理权的丧失则是从外国人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开始的。答案:D。)  3.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关键是对社会性质的理

解,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主要应取决于它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答案:D。)

4.A  5.B  6.D 

7.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因为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便利了其对中国原料和劳动力的掠夺以及商品的倾销,故此项对中国的民族工业

危害最大。答案:D) 

8.A(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对“新”的理解。帝国主义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是由于其自身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向帝国主义阶级的过渡,垄断资产阶级要求输出资本,展开了

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答案A。)

9.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归纳、概括和综合分析的能力。①是对东北的直接影响,②是对中国社会矛盾的影响,③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④发生在华北事变以后,故

应排除掉。答案:C。)

10.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起因的分析能力。日本是个小国,同时又是个靠进口工业原料进行工业生产的国家,只有采取“以战养战”的办法,才能适应战争的需

要。答案:D)

11.解析:本题是一个表格材料题,旨在考查学生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清表格各项目的内容,根据表格中数字大小概括出鸦片走私在中英贸易中所起的作用和中英贸易变化的趋势。英国的对策根据教材有关内容回答即可。(1)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致使中国严重入超,白银大量外流,英国发了横财,在中英贸易中成了出超国家。 (2)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呈现下降趋势,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综合能力训练】

1.(1)因素:领导因素:甲午战争时清政府总的指导思想是消极避战、积极求和。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积极促成了该战线的建立,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终胜利。民众因素: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尚未觉醒。抗战时期,统一战线包括各爱国阶层、各党派、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抗日战争是一场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战略战术因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限定守局,坐失战机。抗战中,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日,中国共产党则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最终完全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国际因素:甲午战争时,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抗战时期,中国得到了世界上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 (2)两次战争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历史灾难,但是甲午战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壮大了人民的力量,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w.w.w.k.s.5.u.c.o.m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