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聊城市第二学期期末统考

高二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l00分钟。考生要将第I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的答案答在答卷对应的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它答案,不要答在试题卷上。

一、本题包括l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  错或不选的得0分。

1.LC回路中电容两端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试题详情

A.在时刻t1,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B.在时刻t2,电路的磁场能最大

C.从时刻t2至t3,电路的电场能不断增大

D.从时刻t3至t4,电容的带电量不断增大

试题详情

2.关于光的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长相比或者比光的波长小的时候,才能发  生明显衍射

B.各种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有的衍射明显,有的衍射不明显

C.隔着高墙和墙外的人说话时“听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因为墙的高度和声波波长相差不多,而比光波波长大得多

D.小孔成像是光的衍射形成的

试题详情

3.北京奥委会接受专家的建议,大量采用对环境有益的新技术。如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将采用全玻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太阳能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热核聚变反应形成的,其核反应方程是

试题详情

A.                                     B.

试题详情

C.                D.

试题详情

4.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

B.如果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可以肯定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

C.如果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不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使物体的动能增大

D.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冲量不一定能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试题详情

5.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

试题详情

A.光是电磁波                                              B.光是概率波

C.光是一种纵波                                           D.光是一种横波

试题详情

6.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热效应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级跃迁时,只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试题详情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而且物体在不同温度下发射的红外线的频率和强度不同  B.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定律一般是不同的

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D.广义相对性原理指出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试题详情

8.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可以发生改变

B.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引起的

C.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D.多普勒效应是波共有的特征

试题详情

9.如图所示,两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同时对A、B两物体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A、B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弹簧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对A、B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动量不守恒

B.机械能不断增加

C.当弹簧伸长到最长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D.当弹簧弹力的大小与F1、F2的大小相等时,A、B两物体速度为零

试题详情

10.如图所示,两块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板,被一根轻弹簧连在一起,在压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为了使得撤去F后,m1跳起时能带起m2板,则所加压力F的最小值为

试题详情

A.m1g                    B.2m1g               C.(m1+m2)g         D.2(m1+m2)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试题详情

1.考生要将第Ⅱ卷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卷指定的位置上,不要答在试题卷上。

试题详情

2.答卷前将答卷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试题详情

二、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白光照射肥皂泡时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得到彩色的光带这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红光通过双缝在屏上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这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绿光通过单缝在屏上呈现绿黑相间的条纹,这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

试题详情

12.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则抛出时物体的动量大小为      ,1s内物体动量的增加量大小为         ,方向为       (g取10)。

试题详情

13.已有钍234质量为32g,经过120天后还剩1g,则钍234的半衰期为         天。

试题详情

14.从高处自由落下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下落h高度时突然炸裂成两块,其中质量为m1的一块恰能沿竖直方向回到开始下落的位置,刚炸裂时另一块的速度为       

试题详情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l6分。

15.(4分)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如图a:①是光源,②是滤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双缝,⑤是光屏。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图b甲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图b乙所示。

试题详情

(1)这两次示数依次为        mm和        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            nm。

(2)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A.增大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

B.增大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试题详情

16.(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α,A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β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

试题详情

(1)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除α、β外你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2)用α、β和你测得的物理量,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试题详情

17.(6分)物理老师用如图(a)所示实验装置演示单摆的振动图像,细沙从摆动的漏斗的  底部均匀下落,纸板沿着跟摆动平面垂直的方向匀速移动,落在纸板上的沙排成粗细变化的一条曲线如图(b)。

试题详情

(1)观察这条细沙曲线的形态特征,说明沙摆的摆动规律。(要求列出两条)

                                                           

                                                          

(2)仍用上述装置重做实验,落在纸板上的沙排成如图(c)所示的曲线,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否说明沙摆的周期变化了?

试题详情

四、本题4小题;共2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8.(6分)半径为R的玻璃半圆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两束细平行单色红光沿截面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光线1的入射点A为圆柱面的顶点,光线2的入射点为B,∠AOB=60°。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

(1)求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d。

(2)若入射的是单色蓝光,则距离d将比上面求得的结果大还是小?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9.(7分)氘核与氚核的聚变反应:,已知普朗克常量

求:(1)核反应式中的X是什么粒子?

(2)这一过程的质量亏损是多少?

试题详情

(3)1g氘核完全参与上述反应,共释放核能多少?阿伏伽德罗常量

试题详情

20.(6分)一列简谐横波由质元A向质元B传播。已知A、B两质元相距4m,这列波的波  长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A、B两质元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

求:(1)波长、波速。

试题详情

(2)在图(c)方框内画出0.2s时,质元A、B间波的图象。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1.(9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管径很小,内壁光滑,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km,小球B静止于圆环的最低点,小球A无初速地由与圆心等高处滑下,两球发生对心正碰且碰撞无机械能损失,第一次碰后两球沿管壁上升的最大高度均为R/4。

求:(1)k的数值;

(2)A、B两球发生第一次碰后瞬间各自的速度。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