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
A.此波波长为
B.此波频率为0.5Hz
C.此时质元a的振动速度向着y轴正方向
D.t=0.25s质元b的速度为零
2、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B用轻质弹簧秤连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在A、B上分别同时施以水平力F1和F2,且F1>F2,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A.F1-F2 B.F1+F2
C. D.
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系于细线与轻弹簧上,轻弹簧 的B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细线AC水平拉直,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将AC线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A.0 B.gsinθ
C.gcosθ D.gtanθ
4.火车从车站开出作匀加速运动,若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则
A.火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越来越大,牵引力也越来越大
B.火车发动机的功率恒定不变,牵引力也越来越小
C.火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越来越大,牵引力保持不变
D.当火车达到某一速率时,若要保持此速率作匀速运动,则发动机的功率一定跟此时速率的平方成正比
5、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块重400N,人与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为0.2。现在人用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不计滑轮质量及滑轮的摩擦,则
A.人拉绳的力是100N
B.人拉绳的力是200N
C.人的脚与木块之间无摩擦力 D.人的脚给木块的摩擦力向左
6、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C.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D.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7、如图,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有固定轴O,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O无摩擦转动。已知小球通过最低点Q时,速度的大小为
,则小球运动情况为
A.小球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且在P点受到轻杆向 上的弹力
B.小球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且在P点受到轻杆向下的弹力
C.小球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但在P点不受轻杆的作用力
D.小球不可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
8、《2001年世界10大科技突破》中有一项是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提示了中微子失踪的原因。认为在地球上观察到的中微子数目比理论值少,是因为有一部分中微子在向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发生转化,成为一个μ和一个τ子。关于上述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转化过程中牛顿第二定律依然适用
B.该转化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
C.该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
D.若新产生的μ子和中微子原来的运动方向一致,则新产生的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9、一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质量恒为
A.在25s末探测器关闭发动机
B.在9s末探测器上升到最大高度
C.探测器在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D、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10、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不计其它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 B.
C.
D.
11、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x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A物体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A物体上面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B物体以V0的初速度开始向右滑动,在滑动过程中
A.若A被固定不动,则B对A的摩擦力做正功而A对B的摩擦力做负功;
B.若A同时移动,则B克服摩擦力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
C.B不论是否固定,A与B相互作用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若A同时移动,则B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A增加的动能和系统的增加的内能之和;
二、实验题(15分)
13.(1)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___mm。
(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一段纸带,测得AB=
(3)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装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
,
,
,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
,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
与碰撞后总动量
的百分误差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37分)
14、(9分)
运动员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的时间为0.2s。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为
15、(14分)
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B的运行周期。
(2)如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 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16.(16分)
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质量为
的小物块A从光滑弯曲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为使A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M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的挡板B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恰位于滑道的O点。已知A与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一起共同压缩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且在水平面的OM段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ON段光滑,重力加速度为
,(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求:
(1)物块A在与挡板B碰撞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时的弹性势能
(3)弹簧从最大压缩量返回到O点时,物体A和挡板B分离,则A物体还能沿光滑弯曲坡道上升多高h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