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临沂市费县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阶段检测

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有唯一最佳答案)

1.“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个人依靠集体而生存                              B.集体离不开个人

C.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D.集体的力量等于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

试题详情

2.“沙是散的,堆积起来就是无垠的沙漠;水是散的,积聚起来就是辽阔的海洋;风是散的,汇集起来就是威力无穷的风暴。”由此可见,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

①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

       ②个人与集体互不相干

③集体离不开个人,个人却可以离开集体而生存

④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3.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悲哀。”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说明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

②在集体中我们彼此关爱,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力量

③在集体中我们能共同进步

④集体是个人生存不可缺少的依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4.魏明理在街上与外校一位学生发生争执,他摘下校徽,与那个同学打了起来。后来他说:  “不能给学校抹黑,所以打架时我要摘下校徽。”这位同学的做法

A.是正确的,维护了学校的荣誉                B.是错误的,损害了集体的荣誉

C.体现了他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能够积极维护学校的荣誉和利益

试题详情

5.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学会学习           ②学会生存           ③学会交往           ④学会做人    ⑤参与社会实践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6.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无偿献血                ②爱心捐助                  ③关爱弱势群体         ④持刀抢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7.下列有关从众心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②从众能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③盲目从众是危险的,为此,我们在任何情况F都不能“随大流”

④克服盲目从众,需要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8.2008年10月,团中央发出倡议,要求各级团组织开展以“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掀起社区志愿服务的新高潮。参加志愿者活动

①可以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                         ②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

③可以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                         ④可以增进我们对社会的了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9.下列诗句中,属于人们歌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有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③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启示我们在鉴赏风景美的时候,应该注意

①观赏的距离             ②观赏的时间             ③观赏的角度             ④观赏的地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11.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为吸引游人,在自然风景区建造宾馆、剧院等  ②破坏花园的花草树木

③砍伐绿化带内林木,建造游乐场                   ④捕杀野生保护动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②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

③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④青少年环保意识的高低,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意义不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3.我国从2006年4月1日开始,把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作为单独的税目征收消费税。这主要是为了

A.禁止木材消费,保护耕地资源                B.解决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

C.扩大人们对木制品的消费需求                D.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试题详情

14.“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取得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对恩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不应该改造自然                              B.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相处

C.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没有影响                   D.人类和大自然不共戴天

试题详情

15.小张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创建绿色环保校园”实践活动。他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活动要求的有

A.针对“学校食堂废水污染”的现象,向校长提出整改建议

B.打扫包干卫生区后,将垃圾倒进河里让水冲走

C.在学校草坪上竖立“小草微微笑,走路请绕道”的标语牌

D.将课间同学乱扔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

试题详情

16.“五一”长假到了,小明准备和父母亲一起去爬泰山。去之前,妈妈告诉他,要注意保护泰山风景区的各种自然景观。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吃完食物后将包装袋妥善处理,不乱扔       ②在建筑物或岩石上刻字留念

③看到有人破坏自然景观,上前制止              ④爱护景区的花草树木

⑤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破坏环境的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17.美化大自然就应该

①爱护花草树木           ②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③保护自然景观   ④不乱扔垃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8.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是

A.森林法                                                    B.土地管理法

C.环境保护法                                             D.大气污染防治法

试题详情

19.下列行为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①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③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④保护野生动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0.我国有《环境保护法》,但仍有一些工厂不断向江河排污;我国有《森林法》,但仍有不少林场在乱砍滥伐天然森林。为此,我们必须

A.加快环境立法步伐                                 B.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C.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                       D.保护江河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

21.城市的文明程度决定着城市的高度。2008年以来,费县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创建文明城市,绘就费县文明新画卷。创文明城市,需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1)在创建文明城市中,你可以而且能够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有哪些?(至少列举4 项)

(2)假如你参加了创文明城市的某项活动,请描述你参加活动后的感受。

试题详情

22.据报道,在北京西单北大街上,一名年轻人为失明的老乞丐洗脚。这名衣着整洁的男青年随身携带了暖壶、塑料盆和装了凉水的可乐瓶,蹲在老人面前,先细心地调好水温,然后将老人的双脚放入盆中搓洗,最后,还仔细地给老人穿好袜子和鞋子。老人感激地询问男青年姓名,男青年笑笑说:“我是北京人,我就是想做好事。”临走前,男青年还将塑料盆和一个指甲刀送给了老人。

(1)这位青年人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亲近社会的行为和习惯?

(3)青少年应该如何为社会做贡献?

试题详情

23.材料一: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开始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商场超市的塑料购物袋单独收费。为此,某地市民倡议:“告别塑料袋,重提布袋子,用我们的双手装扮一个洁净、无害的家园。”

材料二:元旦前夕,校园内雪片似的贺卡飞向四面八方。面对此景,七年级(2)班的班委提出倡议:“少写一张贺卡,多植一棵树苗;放眼未来世界,共刨美好家园。”(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提出上述两个倡议的原因。(至少列举3个)

(2)为共创一个美好的家园,在实际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至少写出四点做法)

试题详情

24.中国古代一直崇尚“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境界。但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人们在自然的重压下挣扎,为了生存,人们无所顾忌地向自然掠夺,人与自然的关系难以和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祖先的许多美好愿望,如“飞天梦”“小康梦”等不断实现,但人与自然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之音。

(1)结合材料说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哪些不和谐之音?

(2)怎样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