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聊城市临清县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思想品德试卷

请你在答题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本科目实行开卷、笔试。试题共4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别忘了将答案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答题卡、答卷一并上交。

第I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07年3月,“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在     拉开帷幕,主题口号是         

A.日本东京  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B.中国北京  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C.日本东京  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D.中国北京  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试题详情

2.2007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公布了未来20年我国空间技术领域最重要的三项课题,包括      

①全球导航定位技术  ②空间遥感技术  ③空间传送技术  ④空间通信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3.2007年3月,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布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公布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新排名。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高。

    A.北京    B.上海    C.广东    D.山东

试题详情

4.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意大利队开始状态并不好,蹒跚杀入决赛,在与法国队的决战中,队长卡纳瓦罗带领队员团结一心最终凭借点球取得世界杯冠军。卡纳瓦罗也获得当年度的“银球奖”,材料说明

    A.世界杯上只有意大利队做到团结,法国队不团结

    B.意大利队队长为获胜起了决定性作用,其他队员作用小

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重视集体的团结

D.只要做到事事团结,就可以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试题详情

5.兴建三峡工程,重庆万州区需移民80万人。面对大局,当地人民毫无怨言,甘愿为全国人民的利益做出牺牲。这表明

    A.个人利益是可有可无的

B.为了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

D.应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前提

试题详情

 6.“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    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这段歌词形象地说明了

A.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发展变化的

B,我国人民的生活达到了全面小康的标准

C.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变,精神生活却没有改变

D.我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试题详情

7.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每年都将以“绿色中国迎奥运”为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环保公益活动。作为中学生,我们参加公益活动  ①是亲社会行为  ②可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③不用考虑是否力所能及  ④能增强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8.下列行为会破坏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是

  ①为吸引游人,在自然风景区乱建宾馆、饭店等  ②捕杀野生保护动物  ③为节约资金,将污水未经处理进行排放  ④发展地区经济,多建无证小煤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9.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人类可以控制大自然

    B.人类无法改变自然,必须服从自然

C.人类和大自然相互依存、息息相关,要利用自然必须遵守大自然的规律

D.自然界是美丽的、丰富多彩的

试题详情

10.2006年3月10日,“我为奥运种棵树”活动在青岛市植物园启动,倡导全体市民护绿爱绿,投入到“绿色奥运”主题活动中来。该活动

  ①有利于强化市民的绿化意识,建设美好家园  ②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③符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④符合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10多年来,我国农业新品种每5年更新一次,每次增产粮食10%以上。2000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的“超级稻”实现大面积试种,并在云南创下了亩产1139千克的世界纪录。据统计,通过“九五”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我国共培育农作新品种600余个,开发新产品近1000项。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这说明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农业科技大国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高科技是当今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④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2.当代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其核心是

A.信息技术    B.生命技术    C.空间技术    D.能源技术

试题详情

13.天文学家卡尔.萨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这就是说

    A.每个人保持着好奇心就能成为科学家   

B.每个人的好奇心在幼年时特别强烈   

C.好奇心是创新的源头和动力

    D.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好奇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试题详情

14.有记者问“神舟”五号总设计师:“美国、前苏联在把宇航员送入太空前都有过搭乘动物的实验,中国为什么没有进行?”总设汁师回答:“40多年来,美国、俄岁斯已把多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果我们只把动物送入太空,难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所以我们采用了模拟航天人的新方法,一步跨越了40年。”这表明

A.只要敢于创新,就会作出惊人的壮举

    B.要发展科技,就要借鉴前人的先进成果

C.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会获得科学成功

D.我国航天事业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

试题详情

15.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党的治党治国之道。”这是因为

  ①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哀成败  ②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④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6.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合

    B.宪法的变化必会引起普通法律随之作出相应的修改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试题详情

18.近年来,个别地方为追求本地经济的发展,提出所谓的“执法经济”,鼓励交警、工  商、税务等部门多罚款,搞“创收”。这种做法

A.贯彻了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B.极大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C.违背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试题详情

19.“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这句话解释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试题详情

20.中南大学二年级学生曹裕就乡政府因盲目投资等原因负债数百万元,严重影响该乡经济发展一事致信温家宝总理,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曹裕的行为

A.超越了公民行使合法权利的行为

B.损害了家乡政府官员的形象

    C.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表现

    D.不利于当地的安定团结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试题详情

二、用学到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共30分)

21.有一天,上帝对一名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他们进入了一个房间,那里有许多人正在围着一只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眼睛直呆呆地望着大锅,又饿又失望。每个    人手里都有一只汤勺,因为汤勺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没法送到自己的嘴里。”“来,现在我带你去看看天堂。”上帝又带着这名教士进入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跟上一个房间的情景一模一样,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锅坐着,他们的汤勺柄跟刚才那群人的一样长。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又吃又喝,有说有笑。教士看完这个房间,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这个房间的人快乐,而那个房间的人却愁眉不展呢?”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吗,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

    从这则故事中,自己悟出了什么道理?(9分)

试题详情

22.2006年9月11日,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陈森的散文《桂林山水》、贺敬之的诗歌《桂林山水歌》,在离开我国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5年后,再度“重返课堂”,分别被编入小学、初中语文教材。

(1)你认为将这两篇赞美大自然的文章编人中小学教材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2)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关爱大自然?(3分)

试题详情

23.材料一:我国宪法序言中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载入宪法。

    材料二:我国的其他法律在开头特别写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  本法”

    材料三:我国1982年宪法是1980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拟定的。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通过对第(1)问回答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样的要  求?(3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