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烟台市海阳市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政治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第Ⅱ卷表格相应处,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

1.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A.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B.宪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试题详情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C.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大力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试题详情

3.《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说明

    A.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B.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试题详情

4.“神五”、“神六”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表明我国的空间技术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下列有关空间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间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

    B.空间技术是―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C.我国发展空间技术是一种资金浪费,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没有益处

    D.开发和应用空间科技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试题详情

5.十多年来,我国农业新品种每5年更新一次,每次增产粮食10%以上。目前,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这表明

    A.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

    C.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D.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试题详情

6.牛顿对苹果落地现象产生好奇,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开水冲起壶盖产生了好奇,后来发明了蒸汽机。这说明

①有了好奇心就能够取得成功

②好奇心与科技创新联系紧密

③好奇心都会促进人的成长

④好奇心是他们走上发明创新之路的起点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7.十年前,我国53个国家级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l%;如今,这一比例已提升至19%,很多科技园的生产总值已占其所在城市生产总值的20%以上。这说明

①我国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指日可待 

③我国科技实力已经足够强大

④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8.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我国科学家独立绘制完成了水稻的基因序列图,从而使人类第一次在基因组层面“认识”了水稻。这―研究成果不仅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还使人类朝远离饥饿的目标迈近了重要的―步。以上事实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C.科学技术加速社会的变革      

D.我国的科技最先进

试题详情

9.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的产品日益风靡世界,但其中相当多的产品是“来料加工”、“来样制造”;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把“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这一观点说明

    A.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B.必须把创新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本

    C.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D.“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试题详情

10.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求异思维的核心是

    A.求      B.异      C.疑       D.问

试题详情

11.全国劳模、上海液压泵厂高级技师李斌,技校毕业后坚持自学,刻苦钻研科学技术。从―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专家型工人,被誉为“知识工人的楷模”,并有多项专利获得国家级奖励。李斌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

①知识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固,创新的机会就会越多 

②只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普通人也能有所发明创造 

③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 

④有了知识储备就一定能创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人口数量的多少   

B.资源开发和利用

C.科技进步与创新  

D.军队数量与质量

试题详情

13.以_______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标志着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A.空间技术      B.生命科学      C.能源技术    D.信息技术

试题详情

14.有―位记者问“神舟五号”的总设计师:“40年前,美国、前苏联在把宇航员送入太空前,都有过搭乘动物的试验。中国为什么没有进行这项试验?”总设计师说:“40多年来,美国、俄罗斯已把多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果我们只把动物送入太空,难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所以我们采用了‘模拟航天人’等新方法,―步跨越了40年。”这表明

    A.只要敢于创新,就会做出惊人的壮举

    B.要发展科技,就要借鉴前人的先进成果

    C.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会获得科学成功

    D.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

试题详情

15.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就《“十一五”规划纲要》进行了34处修改完善,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8处修改。这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主集中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试题详情

16.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该法制定的法律依据是

    A.从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法通则》    C.《宪法》    D.《行政法规》

为大力鼓励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国家设立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据此回答17一18题: 

试题详情

17.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A.不切实际,盲目蛮干   

B.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C.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D.包容一切,肯定一切

试题详情

18.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因为

   ①创新是―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

   ③奖励创新是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④只有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9.2005年12月27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受贿一案一审判决,判处被告田凤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说明

  ①高官一旦犯罪,就要被判处无期徒刑

  ②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0.好奇心是―个人有所发现、有所成就的前提。没有瓦特的好奇心,就没有蒸汽机的出现,英国的工业革命就会推迟;没有哥白尼对天文学的好奇心,就不会有“太阳中心说”的提出,黑暗的中世纪就会延长若干年。这说明

  ①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好奇心

  ②有好奇心的人应能成为科学家

  ③好奇心是科学家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

  ④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试题详情

二、本卷共5小题,计60分。

21.简要说明科技与创新的联系。

试题详情

22.12月4日,法律大家族准备召开一次隆重的家庭座谈会,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都早早地来到会场,等候家庭成员中“家长”的到来。

(1)请你介绍这位“家长”的名字。

(2)它为什么能成为法律家庭成员的“家长”?

试题详情

2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在我国,依照宪法治理国家,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行为准则。

(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描述完整吗?如不完整,请加以补充。

试题详情

24.材料一: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

时期

20世纪初

20世纪中叶

20世纪末

科技贡献率

试题详情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5.材料一:2005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二:2006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

    材料三:2006年9月1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要弘扬宪法精神。

(2)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9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宪法”与“义务教育法”的联系。

(4)学习了上面材料后,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学生,你应该做些什么?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