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淄博市周村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后代
A.易得传染病 B.一定得遗传病
C.成活率极低 D.得遗传病几率增大
2.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受精卵细胞,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是
A.2N →2N →2N B.N →N →N C.N →2N →N D.2N →N →2N
3.对人来说,子代的性别主要决定于亲代的
A.卵细胞 B.精子 C.性激素 D.促性腺激素
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 )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
5.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
A.求偶、交配 B.占区、筑巢 C.胎生、哺乳 D.孵卵和育雏
6.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新陈代谢的特征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的受精卵里有46条染色体,肌肉细胞里也有46条染色体
B.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是要彼此分开
C.受精卵内既含父方基因,又含母方基因
D.生物的遗传现象多于变异现象
8.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人体的身高与体重
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9.两株高果(G)南瓜杂交后,后代高果(G)和矮果(g)的比例是3:1,则亲本的基因组合方式应是
A.GG和gg B.GG和Gg C.Gg和Gg D.gg和gg
10.人的精子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为
A.44条常染色体 + XY性染色体 B.22条常染色体 + XY性染色体
C.11条常染色体 + Y性染色体 D.22条常染色体 + X性染色体
11.现在用青霉素治疗一些传染病比三十年前效果差,其原因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现在人体普遍健康
C.青霉素的生产方式与以前不同 D.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12.多指(如六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如果父母双方的一方是多指(基因组成是AA或Aa),另一方正常,他们的子女会
A.都患多指或一半患多指 B.一半患多指,一半正常
C.全部患多指 D.全部正常
13.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其主要目的是
A.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 B.雄性吸引雌性,利于繁殖
C.吓走敌害 D.寻找食物
14.我国很早就有人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普通小鼠的受精卵接受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后,发育成为转基因超级鼠。这个事例说明:
A.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B.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C.基因控制性状 D.生物的性状多种多样
16.亲代果蝇和子代果蝇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对染色体,亲子之间能够保持染色体数目不变,是由于:
A.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B.生殖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
C.基因决定性状 D.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17.夏天,在庭院里的器皿中经常有一些雨水,如果时间长了,里面有一些上下翻动的小虫,它们是蚊子的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8.利用卫星和飞船搭载蔬菜的种子,回到地面后将种子播种,会出现原来不具备的一些新性状,这是由于:
A.种子发生了变异 B.人们的精心管理
C.太空与地球的条件不同 D.环境发生变化
19.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出了大量的动植物新品种。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通常离不开的两个重要步骤是:
A.精心饲养和栽培 B.基因的传递和消失
C.杂交和选择 D.染色体减半和受精
20.未受精的鸡蛋是一个卵细胞,细胞膜位于
A.卵壳 B.卵壳膜 C.卵白 D.卵黄膜
21.小麦和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成熟的卵细胞 B.成熟的精子 C.受精卵 D.胚胎
22.把高茎(E)豌豆与矮茎(e)豌豆杂交,子代中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则亲代的基因组合方式应是?
A. EE×ee B. Ee×ee C. Ee×Ee D. EE×Ee
25.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的是
A.椒草的叶能长成新植株 B. 向日葵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
26.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道是
A.酸味的 B.甜味的?
C.果实一半酸味,一半甜味 D.酸甜适中
27.子女的某些特征与父母相似,这是由于
A.父母将性状传给了子女 B.父母将蛋白质传给了子女
C.父母将各自基因的一半传给了子女 D.父母将细胞核传给子女
28. 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中的益处有
?① 繁殖速度快 ② 后代性状均匀一致 ③ 短期内可以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
?④ 引起品种的退化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29.某女性色盲患者,其祖母情况是
A.肯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B.必定是色盲患者
C.完全正常 D.是色盲患者或者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二、理解与应用
1.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 存在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
2.在观察鸡蛋结构的演示实验中,按要求将卵壳膜剪破,把其中的内容物倒在培养皿内,你可以看到:
(1)有很多透明的凝胶状物体,这是_________,它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_______;
(2)有一个黄色球状的凝胶物体,这是______,其内贮存有供胚胎发育用的______________;
(3)在黄色球状的凝胶物体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这是__________,是进行__________的部位。鸡蛋的受精卵在产出前已经开始进行_______________。
3.青蛙和鸡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比较它们在生殖发育方式上的不同特点,相信你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青蛙生殖方式是______受精,卵生;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__;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_________。鸡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受精,卵生;鸡卵比青蛙卵的结构_____________;整个生殖发育过程脱离了_________的限制。因此,你认为_________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是比较高等的动物。
4.用A表示有利变异,B表示不利变异。
(1)小麦的矮秆,抗倒伏 ; (2)玉米叶子白化 ;
(3)致使花粉死亡 ; (4)棉花纤维长度增加 ;
(5)在生物进化上有意义之变异,一般是 ;
(6)黄豆子叶发达 ; (7)老鼠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 ;
5.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 条。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为 和 ,他们的染色体均为 条。
(3)B过程为 ,形成的e细胞叫 ,染 色体数为 对,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为 条。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
6.如图所示,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老鼠比普通老鼠大许多,请回答:
(1)在转基因鼠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
基因。
(2)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而不是 。
(3)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决定 。
7.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父母性状
被调查家庭数
子女
父
母
双眼皮
单眼皮
1
双眼皮
双眼皮
80
70
36
2
单眼皮
单眼皮
60
0
64
3
双眼皮
单眼皮
120
85
50
4
单眼皮
双眼皮
100
56
48
(1)从第 组调查的结果可推测出控制 眼皮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第3组所调查
的家庭中,其母亲的基因组合是 ,其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
(3)如果第2组某家庭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是
原因是 。
(4)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
8.观察下面经过整理后的人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请回答
(1)上图是 (填男或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其性染色体组成是 。
(2)如果一对夫妇面颊上都有酒窝,他们生育了一个有酒窝的孩子,这是生物的 现象。这对夫妇都有耳垂,但孩子却没有耳垂,这是生物的 现象。
(3)已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能卷舌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不能卷舌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育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
9.观察下面甲、乙两图并回答问题。
(1)请把甲示意图中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补画完整。
(2)甲图中的对应的是乙图中的[ ] ,它由[
] 和[ ] 构成。
(3)①存在于动植物细胞的 中。
三、实验与探究
1.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
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
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245
B
自来水
500
13
250
165
(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
(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
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
B
池塘水
500
13
250
――
C
自来水
500
22~25
250
――
D
自来水
500
13
250
――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 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② 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③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
(3)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些?__ __试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