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临沂市费县第二学期九年级学情调研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试题详情

1.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试题详情

2.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有太阳直射的是

A.②                       B.③               C.①②             D.③④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3~4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3.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位置时,不可能有的现象是

A.中南半岛正处于多雨期                             B.我国内流区内各河普遍进入枯水期

C.临沂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

试题详情

4.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召开,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A.在A、B之间        B.在B、C之间      C.在C、D之间      D.在D、A之间

试题详情

5.绘制图幅一样大的四幅地图,所选比例尺最小的是

A.学校平面图         B.临沂市地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政区图

试题详情

6.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转阴”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7.家住在临沂的小明给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姑姑打“越洋”电话,他们跨越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试题详情

8.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欧洲、大洋洲                              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                          D.亚洲、欧洲、非洲

试题详情

9.从东南亚满载农产品的货轮在广州靠岸,船上的货物不可能是

A.水稻                   B.橡胶                     C.黄麻                     D.椰子

试题详情

10.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受到世界普遍关注。两国发展经济共有的社会条件是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政策优惠

④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⑤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读下图,回答11~12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1.对该国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大分水岭绵亘于东部                               B.草原上常见成群的袋鼠

C.大陆西部森林茂密,景色迷人                   D.著名建筑悉尼歌剧院

试题详情

12.该国矿产资源丰富,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

A.西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东北部

试题详情

13.2008年奥运会期间,有许多外国朋友来北京旅游,他们在北京将不会看到的景点是

A.承德避暑山庄       B.故宫                     C.长城                   D.天坛

试题详情

14.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景观在下列哪个地区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试题详情

15.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水源丰富                                 B.河谷地区气温高,风力较小

C.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读下图,完成16~17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6.关于甲、乙两省地理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位于我国最西部,乙位于我国最北部。

B.两省能源均非常丰富

C.两省均离海较远,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

D.河流①与河流②的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试题详情

17.关于两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省气温日差较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

B.乙省适合甜菜、棉花、瓜果等农作物的生长

C.甲省的最大优势是耕地辽阔,土壤肥沃

D.乙省的最大优势是光热资源丰富,有稳定的灌溉水源

读下图,回答18~19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8.以下对图中所示地形区(阴影区)的地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C.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D.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试题详情

19.图中的山脉①是

A.秦岭                   B.昆仑山                   C.大兴安岭              D.太行山

试题详情

20.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B.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C.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D.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共60分)

材料三:北京时间2009年4月6日9时32分,意大利中部发生6.3级强震,震中位于距首都罗马北部95公里处,罗马震感明显。造成近三百人人死亡,多处房屋倒塌损毁。数万人无家可归。

试题详情

 

(1)请将亚丁湾在图中合适的位置上用序号①标出。

(2)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及其沿岸地区的石油储量丰富,所产的石油主要输往__________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3)成为世界关注焦点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位于图__________(序号)地区。

(4)本区地跨三洲五海之地,其中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是埃及和__________。

(5)中央电视台某记者被派至中东进行采访,他住在一所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城市,在那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建筑物,你认为他最可能去的是__________(城市)。

(6)意大利发生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首都罗马属于__________(气候类型)。

试题详情

22.读美国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试题详情

 

(1)图中显示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湖附近的农业带是__________,其形成的社会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_的蓬勃发展。著名的硅谷位于__________(城市)东南郊外。

(3)据图中信息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条)

(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大国,但却需要大量进口咖啡、天然橡胶等农产品,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原因:

试题详情

(1)写出图中两大工业区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与另外两个经济圈相比,从图中信息看,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特有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接图中两个经济区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

(4)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资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A工业区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类型单一,与市场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对该工业区改造的重点之一是积极发展__________产业。

(6)当前D地区面临最大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A__________                        省区:D__________(简称)

海洋:B__________                        海峡:C__________

(2)岛内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

(3)台湾大部分地区是__________(气候类型)。

(4)台湾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经常发生地质灾害__________和气象灾害__________。

(5)台湾居民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台湾的农产品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宝岛台湾有许多美称,请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个)

(7)位于西部沿海地区,有“台湾硅谷”之称的城市是__________。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形成了__________型的经济。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