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临沂市费县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阶段检测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试题详情

1.亚洲气候地跨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热带和温带地区                                        D.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

试题详情

2.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试题详情

3.沙特阿拉伯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试题详情

4.图中亚洲中部方格状图例显示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形成该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陆地的影响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回答5―7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5.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恒河平原              大西洋

B.青藏高原            阿拉伯高原         恒河平原           太平洋

C.阿拉伯高原          巴西高原           印度河平原         大西洋

D.阿拉伯高原          青藏高原           印度河平原         太平洋

试题详情

6.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中间高、两边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西低、南北高                                        D.中国高、伊朗低

试题详情

7.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

读“日本轮廓图”回答8―11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8.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的岛国        B.日本海岸线比较曲折,多优良港湾

C.日本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D.日本主要的粮食是小麦

试题详情

9.日本四大岛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                   B.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

C.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D.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

试题详情

10.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海湾,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

试题详情

11.下列汽车品牌,属于日本的是

A.奔驰                   B.宝马                   C.丰田                      D.奥迪

读下图,完成12―14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2.上图中所示的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试题详情

13.关于该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

C.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D.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试题详情

14.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

A.南亚                   B.东南亚                   C.欧洲                      D.东亚

试题详情

15.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C.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D.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读下图,回答16―18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6.关于上图印度德干高原主要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高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中间高四周低

试题详情

17.印度信息产业最集中的地区是

A.孟买                   B.加尔各答            C.班加罗尔               D.新德里

试题详情

18.下列名胜古迹属于印度的是

试题详情

读下图,回答19―20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9.上图中标出了中东石油输往西欧的两条路线A和B,据图信息,叙述有错误的是

A.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路线A主要经过的地区分别是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再绕道好望角、大西洋到西欧

C.路线B主要是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太平洋到西欧

D.苏伊士运河属于埃及,它使埃及地跨亚洲和非洲

试题详情

20.若我国从波斯湾地区进口石油,则正确的海上运输路线是

A.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大西洋→中国

B.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大西洋→中国

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

D.波斯湾→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中国

读“俄罗斯图”完成21―24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1.图中字母与地理事物组合正确的是

A.A――中国          B.E――印度洋       C.G――乌拉尔山脉  D.F――鄂毕河

试题详情

22.下列位于G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试题详情

23.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炎热而漫长                                     B.全年温和湿润

C.冬季漫长而寒冷                                     D.夏季高温多雨

试题详情

24.关于贝加尔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B.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C.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D.世界最深的湖泊

试题详情

25.欧洲联盟旗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

26.读印度矿产和农作物分布图,回答:

试题详情

(1)按照常用矿产图例识别,印度储量丰富的矿产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城市②__________是印度的__________工业中心,城市③__________是印度的__________工业中心,首都是__________(填序号),被称为亚洲“硅谷”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印度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比较快,但仍然是世界上较贫穷的国家之一。印度贫穷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7.读图一和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看图一,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国是世界上面积__________的国家;首都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工业区;D是__________洋。

(2)俄罗斯的地形以F叶尼塞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主要是__________,东部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G__________山脉,东侧是属于__________洲;西侧属于__________洲。

(4)如果从俄罗斯乘飞机一直向北飞,是否可以到达北美洲?为什么?

读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国家:①__________;海洋:③__________;岛屿:⑥__________岛;

(6)日本有一座活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同时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它就是__________;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比较日本与俄罗斯的工业区分布特点有何不同,并简单分析原因。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__沿岸狭长地带。原因是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缺乏,工业区分布在沿海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日本海岸线__________,有许多优良的__________,这为日本工业分布在沿海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

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