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莱阳市第一学期初一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地理试卷
说明:本试题满分50分,测试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1.近几年,我国北方的扬沙天气比较多,在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扬沙天气的是
2.下列现象能体现地球公转的是
A.在地球上看太阳升落是“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
C.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四季更替现象 D.地球以地轴为中心旋转
下图是某地某日出现的龙卷风示意图,据图回答3―4小题。
3.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29°S 112°W B.29°N 112°W
C.29°S 112°E D.29°N 112°E
4.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5.南北半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在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赤道 D.赤道与回归线之间某一点
6.当北京(东八区)的区时18:00时,英国伦敦的时间是
A.10:00 B.18:
7.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每天都和太阳升起一同,但每天的时间都有变化,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地球上有五带分布 D.地球绕地轴自转
8.下列大洲中,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是
A.非洲 B.大洋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9.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道 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0.当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式合适的是
A.跑到山脚下 B.跑到大树下 C.站立在窗前 D.跑到空旷地
11.小明“十一”黄金周跟父母一起去新疆旅游,他发现当地日常生活安排要比莱阳时间晚,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差异 B.莱阳人比新疆人勤快
C.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季节差异 D.两地气候不同
12.在一幅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13.在一幅1┱5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为
A.
14.下列描写属于气候特点的是
A.冬暖夏凉 B.晴转多云 C.阳光灿烂 D.风雨交加
15.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越低,气温越低 B.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相同
C.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D.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降低
16.下列气候类型季节变化最不明显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7.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红海的形成是由于
A.板块上升 B.板块下降 C.板块张裂 D.板块碰撞
18.东南亚的高架屋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多雨 B.干燥少雨 C.四季分明 D.寒冷潮湿
19.“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是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基本宗旨
A.欧洲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仍在扩大
B.世界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
C.联合国是全球性经贸组织
D.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组织是红十字会
二、读图,综合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
21.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G___________E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图中AD线和BD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___________。
(3)如果D点(海拔
(4)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___________方向,两村相距大约___________千米。
(5)如果要修一座水库,大坝应修在___________处(用字母表示)。
2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共9分)
(1)选择组合,把甲、乙、丙三种气候资料与图中字母A、B、C三个地区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分析判断:A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C地区是典型的___________气候;B地区是___________气候。
(3)图中A、B、C三个地方的纬度大致相同。气候特点却相差很大。其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_地(填代号)。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名称填在图中适当位置。
23.下图是莱阳市3月下旬的气温变化图。风向及降水情况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共5分)
20―25日
26―28日
28―30日
30―
北风3―4级
北风2―3级
南风3―4级
北风2―3级
阴雨天气
零星小雨
多云间阴,30日晚起转北风,中到大雨
阴有零星小雨
(1)图中20―25日,气温逐渐___________(升高、降低)。
(2)每年春季,我市的农作物都要不同程度的发生旱情。试分析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图中自
(1)读甲图,此时段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C、D四段中的___________段。
(2)读乙图,此时段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箭头代号是___________。
(3)此时段莱阳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
(4)此时段地中海沿岸的降水量将逐渐变___________(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