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B卷)

地理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个小题,共40分)

    1.当66.5°N是极昼时,济南正处于(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试题详情

    2.科考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占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    )

    A.一片海洋            B.古河道                  C.古平原          D.死火山区

试题详情

    3.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B.爬山时,沿等高线稀疏的坡容易爬

    C.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稠密               D.利用等高线地图无法判断坡度的陡缓

试题详情

    4.关于地图上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地图上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地球上的最北端在北极

    C.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向南方

试题详情

    5.下列大洲中,赤道、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非洲

试题详情

    6.喜马拉雅山是由______挤压形成的。(    )   

  A.南美洲板块和北美洲板块                B.大洋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试题详情

   7.四大洋中彼此不相邻的大洋是(    )   

    A.印度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太平洋   

    C.大西洋和北冰洋                               D.印度洋和北冰洋

试题详情

    8.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    )

    A.山各                  B.鞍部              C.山脊            D.盆地底部

试题详情

    9.亚洲和非洲之间以运河为界线,同样以运河为界线的是(    )

    A.欧洲、亚洲                      B.大洋洲、南极洲

    C.南美洲、北美洲                   D.欧洲、非洲

试题详情

10.对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a在b的西北方   

    B.a、b之间的相对高度是400米

试题详情

    C.当a地气温为l8℃时,b地为l6.2℃

    D.b处为盆地地形

试题详情

    11.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下列地点中他应选择(    )

    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北极点       D.南回归线上

试题详情

    12.老师拿来四幅地图,它们虽然图幅相同,但实际反映地域面积是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请同学们帮忙找出比例尺最大的一幅画(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3.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某班同学计划分两个小组分别从A、B两地沿①②两条线路进行爬山比赛。你认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试题详情

A.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                 B.C、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C.坡度较陡的是①线路                        D.从线路②爬山的小组是沿着山谷前进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4~15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4.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试题详情

15.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四季更替

    C.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D.不同经度地区时差的形成

试题详情

16.下列四幅图,最有可能表示北京冬季正午太阳光照情况的是(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7.下列四个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10°S,30°W                       B.25° N     ,10。W

    C.50°N,170°E                      D.20°S,30°E

试题详情

    18.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试题详情

    19.平原与高原的不同点是(    )

    A.地面崎岖不平       B.地面平坦    C.相对高度大        D.海拔不同

试题详情

    20.A地位于(60°N,30°E),B地位于(30°N,30°E),则A地位于B地的(    )

    A.东北                  B.东南            C.正南                  D.正北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5个小题,共5分)

    21.经线指示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___方向。

试题详情

    22.人们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__________、山地、丘陵和_________五种。

试题详情

    23.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称为_________;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_________。

试题详情

    24.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_%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约______%。

试题详情

    25.欧洲的________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______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试题详情

三、连线题(共5分)

    26.将下列大洲轮廓与其相应的名称用直线连接起来。(5分)

     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欧洲    南极洲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四、综合题(共45分)

    27.读地球的极视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试题详情

    (1)该图是从__________极上空俯视地球的极视图。

    (2)写出A、B、C三点的位置。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3)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_方向。

    (4)处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处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_。

    (5)处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_。处于高纬度的是___________。

    (6)在图中标出点(0,l35°W)。   

试题详情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试题详情

    (1)填写A、B两点的经纬度。

    A:经度_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B:经度_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   

    (2)判断相对位置。

    A在B的______________方向;C在A的_____________方向。

    (3)乘飞机由C地飞到D地,方向变化是先向__________,后向__________。

    (4)A、B、C、D四地中可能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是___________地,一定有太阳直射现象发生的是___________地。

试题详情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试题详情

(1)a、b为河流上源的两条支流,其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__。

(2)该地欲建一水库,那么水库大坝应建在什么地方最合适?(请在图中用口标出)

    (3)甲村计划在A点建一造纸厂,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5)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___方向。如果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将甲、乙两村合并到其中的一个村落,你认为应合并到哪一村较为合适?说明你的理由。

试题详情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__;D________。   

    (2)位于东半球的著名山系是______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著名山系是_______________。       

    (3)世界著名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上面两幅图,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试题详情

31.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I)下面四幅是我国北方某地区一楼房一年四季正午影子变化图。我国科考队员最好应在一图所示季节到达南极地区考察。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科考队的一架直升飞机由A点飞往B点,途中飞行方向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3)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温带地区,但科考队员在终年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用你学过的知识简要解释这一现。

试题详情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试题详情

    (1)该图是从地球_________极(南、北)上空看的。为什么?(理由写两个)

    (2)图中给出了___________条经线。

    (3)图中的虚线代表_______________。

    (4)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5)图中相邻经线经度差为___________。

    (6)写出A、B、C、D点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7)一飞机从A沿经线飞行到9,它在飞行途中有无改变方向?   

    (8)C在B_________方向,D在B___________方向。

试题详情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试题详情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两地图上水平距离是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两倍。放大后的比例尺应为___________

    (4)小河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若计划把河水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五、活动探究(共5分)

试题详情

    34.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浪淘沙》中这样描述:“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请问他描述的是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等描述“沧海桑田”的现象成因相同吗?      (5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