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B)

地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纬度最高与最低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    B.黑龙江省、海南省

    C.黑龙江省、广东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

试题详情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C.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D.重工业是指采矿业

试题详情

    3.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B.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减少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D.自北向南逐渐减少

试题详情

    4.有关我国山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区面积与平原面积几乎相等         B.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60%

    C.山区指的是山地、高原和平原            D.我国难以利用的山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试题详情

    5.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藏族                       B.回族、蒙古族

    C.藏族、蒙古族                   D.维吾尔族、回族

试题详情

    6.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高

    B.资源总量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C.资源种类多,但总量少

    D.资源丰富,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

试题详情

    7.下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的是(    )

    A.洞庭湖平原     B.成都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三江平原

试题详情

8.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位于(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试题详情

9.下列自然资源中,都为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草原、土地、阳光和水         B.土地、阳光、石油、天然气

C.煤、铁、水能、天然气            D.水能、阳光、天然气、煤

试题详情

10.下列土地资源利用措施中,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山区修筑梯田、开垦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B.在西北地区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建“菜篮子”工程

    C.在南方平原地区广种玉米、棉花

    D.在丘陵地区发展林业,开展多种经营

试题详情

11.“橱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土壤因素    C.人文因素    D.气候因素

试题详情

12.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交通运输网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稠密

    B.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中,北方地区以船为主,南方地区以马拉大车为主

    C.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落实,西部地区水运交通有了很大改善

    D.许多大城市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交通

试题详情

13.下列河流,汛期最长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松花江                D.珠江

试题详情

14.下列对洞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境内

    B.洞庭湖位于非季风区,为淡水湖

    C.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洞庭湖融水量在不断扩大

    D.洞庭湖目前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试题详情

15.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我国跨经度、纬度大,地域辽阔

    C.我国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D.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试题详情

16.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降水比较丰富的地区

    C.林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D.东部季风区是我国耕地、林地集中的地区

试题详情

17.对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

    B.西北地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很丰富

  C.西南地区水资源短缺   

    D.非季风区水资源比季风区丰富

试题详情

    18.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    )

    A.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                B.北京中关村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深圳特区

试题详情

19.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    )

    A.企业规模大,资金投入多

    B.重工业比重明显大于轻工业

    C.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D.一般都建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

试题详情

20.首都北京位于(    )

    A.暖温带、半湿润区、季风区    B.亚热带、半湿润区、季风区

    C.暖温带、湿润区、非季风区    D.亚热带、半湿润区、非季风区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我国位于亚洲的        部,太平洋         岸。

试题详情

    22.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的是       

试题详情

    23.自然资源总的特点是                                   

试题详情

    24.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主要粮食作物为        ,以北主要粮食作物为         

试题详情

    25.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最主要的是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最有效方法是                                                   

试题详情

三、综合题(共50分)

    26.将下列省级行政单位和其简称、行政中心用直线连接起来。(i0分)

    ①渝                  A.西藏自治区         a.南京

    ②湘                  B.重庆市                b.南昌

    ③赣                  C.湖南省                c.长沙

    ④藏                  D.江西省            d.重庆

    ⑤苏              E.江苏省                e.拉萨

试题详情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试题详情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名称。

A                   B                    C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边缘海名称。

    ①               ②              ③           

    (3)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位置最南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位置最北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位置最东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位置最西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试题详情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试题详情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B               C               D            

(2)A地处                         (温度带)                     (干湿地区);

    B地处                           (温度带),                   (干湿地区);

    C高原地表主要特征为                                                  

    D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为我国四大牧区中的                              

(3)①处为            (河流),该河流自                   注入        海。

    河流的流向与地势的联系是                                             

    ②山脉为                走向,位于我国三级阶梯中的                        。该山东侧为            平原,西侧为              高原。

试题详情

29.读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试题详情

    (1)图中A为          线,它的起止城市是                        

    (2)B为         线,该条路线主要途径          省和          省。

    (3)C是正在修建的         铁路。

(4)有第二条亚欧大桥之称的铁路在我国东起           (城市名称)经          线、

         线和             线到哈萨克斯坦、欧洲。

    (5)家住南京的明明乘火车经徐州去西安旅游。

    ①西安是          省的省会,其位于我国          (温度带)、         (干湿地区)。

    ②依次经过哪些铁路干线? 

试题详情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试题详情

(1)黄河干流的形状像个巨大的“           ”字形。

(2)黄河从源头至内蒙古自治区的          为上游,河南省          以下为下游。

    (3)黄河中游主要流经           高原,下游流经           平原。

    (4)在图中标处黄河“地上河”的河段,说说“地上河”的成因。

    (5)治理黄河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试题详情

31.读我国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试题详情

    (1)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请说出我国有哪几种季风气候类型。

    (2)青藏高原地区为         气候,形成这一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3)长江中下游地区为         气候,海南岛为         气候,内蒙古高原绝大部分地区为         气候,首都北京为           气候。

    (4)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界线大致在                               

试题详情

32.读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试题详情

(1)分析这些地区能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①从地形上看,商品粮基地都为       (地形),这种地形对发展农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②“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需要有水,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在灌溉水源    方面状况如何?

    (2)你认为上述地区还有哪些是其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3)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属我国三大平原中的               平原。

    (4)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同属我国三大平原中的              平原。

试题详情

(1)目前,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2)到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  比,这个比重是        (低、高)的。

(3)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其原因是                                       

    (4)你认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

试题详情

34.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试题详情

    (1)长江发源于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依次为横断山脉、            高    原、            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注入东海。

    (2)图中A、B、C、D是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它们分别是(    )

    A.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B.武汉、重庆、南京、上海

    C.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D.重庆、南京、武汉、上海

    (3)关于图中三个水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为二滩水电站    F为葛洲坝水利枢纽    G为丹江口水利枢纽

    B.E为二滩水电站    F为三峡水利枢纽      G为丹江口水利枢纽

    C.E为龚嘴水电站    F为葛洲坝水利枢纽    G为丹江口水利枢纽

    D.E为龚嘴水电站    F为葛洲坝水利枢纽    G为二滩水电站

试题详情

35.小王从南京乘坐火车去西安,临行前与家住西安的好朋友小明通了电话,告知上车时乘坐的车次。可小明在西安查阅了从南京开出后到西安的车次都没有这趟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分)

(1)你认为是小明查阅不仔细、时间没有计算好,还是其他原因?

(2)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3)你认为火车车次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