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

1.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20°W和l60°E组成的经线圈                B.20°E和l60°W组成的经线圈

C.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                          D.赤道

试题详情

2.绘一幅诸城市区交通旅游图。用下列哪一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试题详情

A.1┱20000                                                 B.

试题详情

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试题详情

3.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试题详情

4.下列关于本初子午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本初子午线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试题详情

5.诸城的学生通常要比我国西部乌鲁木齐的学生上学早,这是因为

A.诸城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勤奋         B.两地的气候不同

C.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季节差异                D.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时间差异

试题详情

6.北京时间东八区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此时,伦敦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10月24日10时05分                                 B.10月25日2时05分

C.10月24日12时05分                                 D.10月23日2时05分

试题详情

7.我们学校所在地一年中,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试题详情

8.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l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

试题详情

9.珠穆朗玛峰(8844米)与马里亚纳海沟(海拔-11031米)的相对高度为

A.2190米                B.2953米                C.l 9878米              D.2533米

试题详情

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试题详情

11.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这是因为

A.地球表面71%是海洋                              B.天是蓝的

C.海洋占地表面积的90%                             D.海洋是蓝的

试题详情

12.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是什么力量使它隆起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分离

C.印度洋板块自身隆起

D.古地中海抬升

试题详情

13.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全球海陆分布不均匀

C.东半球海洋面积大于西半球海洋面积

D.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试题详情

14.下列词语中,用来描述气候的是

A.四季如春            B.风和日丽            C.狂风暴雨            D.风雪交加

试题详情

15.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试题详情

16.降水的基本条件是: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②空气的温度要足够高       ③空气的压力要足够大       ④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的程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17.全球气温变化的基本规律是

A.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B.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C.不随纬度发生变化                                 D.没有一定的规律

试题详情

18.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征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终年干燥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湿润。各月降水分配均匀

试题详情

19.下列国家,主要讲英语的是

A.西班牙                B.巴西                   C.澳大利亚               D.法国

试题详情

20.近年来,人口增长缓慢的国家有

A.印度、意大利、日本                              B.意大利、德国、瑞典

C.泰国、印尼、缅甸                                 D.中国、瑞典、巴西

试题详情

21.要准确反映各地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下列哪一项最准确

A.出生率                                                   B.死亡率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试题详情

22.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是乡村也可以是城市

B.乡村民居不能体现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

C.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D.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

试题详情

23.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属于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试题详情

24.世界上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位置

C.经济发展速度                                        D.技术水平

试题详情

25.“南南合作”是指

A.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B.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商谈与合作    D.南北半球国家的对话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共45分)

26.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7分)

试题详情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A                    ,B               ,C              

(2)B、C两点分别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B在                    ;C在                   半球。

(3)A点应该位于                    纬度地区(高、  中、  低)。

(4)C点在A点的                      方向。

试题详情

2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7分)

试题详情

依我们诸城现在所处季节,地球应该公转到                  两点之间位置。此时,我们这里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地面获得太阳热量                                ,气温状况                                ,太阳光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造成太阳光线直射点有规律南北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地轴是                            的,并且空间指向不变。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我们诸城位于           带。

试题详情

28.读“某地区平面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试题详情

(1)图中,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            方向,科技园区在火车站的              方向。

(2)沿公路从学校去科技园区,在图上测量距离为6厘米,实际大约要走              米。

(3)图中的比例尺是                式比例尺,它表示                                                        ,这个比例尺改为数字比例尺表示是                                           

试题详情

29.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试题详情

(1)甲地的海拔为                   米,甲、乙的相对高度为                  米。

(2)判断:同一时刻甲、乙、丙三地,气温最高的是           地,原因是                      

(3)乙、丁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地,原因是                               

(4)这种由于受地形变化而形成的降水类型我们称为                              雨。

试题详情

30.读甲、乙两地的气温、降水图,完成(10分)

试题详情

(1)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多的是                  地。

(2)甲地的气温特点是                   ,甲地的降水特点是                         ,因此,可判断甲地气候类型为              (填代号)。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乙地最高温是            月,最低温是              月,位于              半球(南、北半球),乙地气候类型为                (填代号)。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寒带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4)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填代号)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试题详情

31.读下图,完成有关题目:(8分)

试题详情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2)A、B两处地区人口稠密,分别有世界第一和第二人口大国                               。 D处地区为                   

(3)人口稀少,不适宜于人类长期居住的地区,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E处由于是                                   地区,F为                                     地区。

(4)目前唯一没有人口定居的大洲为H                 ,主要原因是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