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四地理试题
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轻重工业都非常发达
B.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与港澳地区合作
C.外向型经济发展与本地区居民生活的改善关系不大
D.加快把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推进城镇化发展
2.西气东输工程能够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资源污染 B.水土流失
C.酸雨现象 D.城市化问题
3.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是
① 四川盆地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云贵高原 ④珠江三角洲
A. ③①② B. ④①③ C. ②①③ D. ③④②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州”6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5天后,在内蒙古中部的四王子旗安全着陆,据此完成4-5题
4.选择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是因为这里
A.海拔高,接近飞船轨道 B.纬度低,接近地球同步轨道
C.气候干旱,晴天多 D.地区经济发达,设备先进
5.返回舱主着陆场选择在内蒙古中部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平坦开阔 B.交通便利 C. 人口稠密 D.盛行西北风
6.教室里悬挂有四幅图幅相同的省级政区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可能是
A.内蒙古 B.新 C.藏 D.湘
7.暑假,一位中学生乘火车从乌鲁木齐出发到呼和浩特旅游,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可能有
①大片农田 ②沙漠 ③草原 ④城市 ⑤黄河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⑤
8.以竹楼为民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滇 B.陕 C.吉 D.青
9.7月份,家住长沙的晶晶要到新疆旅游,所携带的物品方案中,最必要的是
①毛背心 ②太阳帽 ③防晒霜 ④雨伞 ⑤水壶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10.下列地理事物,仅跨越一个温度带的是
A.青藏铁路 B.南水北调中线 C.西气东输工程 D.三北防护林工程
11.下图中,形成我国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因素 B.经度差异
C.纬度因素 D.地形因素
12.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② 大部分处在干旱地区
③ 人地矛盾突出
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13.下列对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对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后,台湾的苹果将大量进入大陆市场
B.台湾自然资源丰富,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近年来,台湾经济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D.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14.下列旅游资源中,在西双版纳不丰富的是
A.与东南亚许多国家接壤,可以发展出国旅游
B.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完好,动物资源丰富
C.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风情
D.终年高温多雨的独特气候
15.台湾省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主要分布在
A.南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东部沿海
(非选择题)
材料一:我国领土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材料二: 材料三
二、利用材料回答如下问题(9分)
1.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土地利
用类型 和 为
主,以 为界,
南北方土地类型也有差异。
2.材料反映了我国具有哪些国情或地理特征?(3分)
3.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我国难利用土地比重大的原因。(3分)
三、读北京及附近地区图回答(9分)
1. 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省级政区) ,
②(铁路) ,③(铁路) 。
④(铁路) 。
2.说明图中区域的地势特点,并运用图中信息
简述判断理由。(2分)
3.北京成为我国的首都,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3分)
材料一:山东省小麦已陆续进入收割期。6月3日前后鲁南平原地区,5日前后鲁西平原地区,8日前后鲁中山地地区,11日前后鲁北平原地区,17日前后半岛地区。
四、利用材料,完成如下问题(10分)
材料二:山东城市分布图
1. 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海域) ,
②(河流) ,
③(点的经纬度位置) 。
2. 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方案自南
而北经过图中 、 、 三个城市附近。
3.下列各城市中,小麦成熟期最早的是( )
A.枣庄 B.济南 C.烟台 D.东营
4.我省小麦收获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气候受 、 等因素影响。
5.材料一中介绍的各地区中,除小麦生产外最适合发展林果生产的是 。
五、读黄河干流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黄河干流流经
、
、
三个气候区。
2.下列省级政区中,黄河干流不流经的是( )
A.甘 B.冀 C.川 D.晋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地理环境生产造成哪些影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