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潍坊市昌邑初中学段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5分【含书写5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答案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答题表中相对应题号下的空格内。)
1.《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最有可能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2.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
A.磨制石器、木制耒耜 B.粟、稻谷种子残留
C.祭祀用的青铜礼器 D.生活用的陶盆、陶罐
3.“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老百姓)。”《吕氏春秋》中的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传说时代的哪一个历史事件的
A.养蚕技术发明 B.皇帝制造指南车 C.涿鹿之战 D.大禹治水
4.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大禹建立起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的出现
5.周幽王开始“烽火戏诸侯”时,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开赴镐京勤王,是在履行哪一制度给他们规定的义务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6.通过对我国早期国家历史的学习,你认为夏、商两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应是
A.周边部落日益强大 B.军事作战失利 C.屡次迁都 D.后期统治残暴
7.经历了
A.李冰 B.李斯 C.秦始皇 D.商鞅
8.下列青铜器中,被称为“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的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神树
9.秦朝法律规定,一人犯罪,亲属、邻里也要被“族诛”“连坐”,这与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相一致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0.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的秦国农民,要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靠贵族推荐 B.通过联姻 C.努力生产粮食 D.建立军功
11.正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一样,青铜文明在我国古代史上也闪耀着熠熠光辉。下列手工行业在青铜文明时期尚未出现的是
A.玉器制造业 B.陶瓷业 C.青铜制造业 D.棉纺织业
1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时期就制定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14.以下列举的历史上对重用人才的事例符合史实的有
①商汤任用伊尹做大臣,治理国家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壮大实力
③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发展国力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5.“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下列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A.庞涓 B.孙武 C.韩非 D.孙膑
16.古时行军以30里为一舍,三舍为90里。史载重耳在晋国内乱逃亡在外时,曾受到楚王的殷勤期待,重耳当时允诺若能回到晋国为君,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以示报答。后来发生的晋楚之战,晋军退避三舍的著名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1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
18.我国封建制度确立、封建社会开始于下列哪一时期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秦朝
19.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西汉开始。公元前202年,在史学时间上可称为
A.公元前三世纪初 B.公元前三世纪末
C.公元前二世纪初 D.公元前二世纪末
2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二、材料解析题(60分)
21.识读下列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材料一 农业生产
(一)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
(二)水稻作为全球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材料二 房屋建筑(见图)
材料三 新闻链接
(一)2009年4月,由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指导的第三届“中国网络媒体陕西行”活动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宣传部部长在发言词中曾说,悠久的历史给古城西安遗存了极其丰富的文物古迹……半坡遗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二)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国博物馆学会和余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弘扬河姆渡文化、彰显新余姚魅力”为主题的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于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你知道谷子、水稻这两种农作物分别是由哪一氏族培植的吗?(4分)
类别
建筑样式
大河流域
图一
图二
③河姆渡文化和半坡农耕文明反应出不同地域条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搞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3分)
④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区域合作多元化趋势加强,你认为该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弘扬河姆渡文化,使它更加焕发夺目的光彩,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提两点建议即可)(4分)
②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的建筑样式分别是什么?分别是哪一大河流域的建筑样式?(4分)请填写下表:
22.读战国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①图中A是少数民族______的聚居地。B、C、D分别是内地政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些政权中,最后完成全国大一统局面的是________ (填写代号即可)。(5分)
②秦朝为抵御A的进攻,秦始皇还派大将________率兵积极反击。后又把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东西连成一片,它西起________,东至________。(6分)
③在图中有韩、赵、魏三国,他们是由春秋时期的_____(国家)分裂而建立的。(2分)
④结合此图以及对战国时期历史的学习,你认为秦能够实现大一统的原因有哪些?(2分)
24.观察下列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请回答
①图一中“商鞅变法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②图二中,假如你是商鞅,你会用怎样的观点去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旧的大臣?(2分)
③图三中,商鞅为什么要那样做?商鞅的做法对我们在做人方面有什么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