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24题,共48分)
1.“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 )
A.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B.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C.涌现了许多哲人 D.创建了古典民主政治制度
2.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是指( )
A.欧洲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亚洲 B.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遍及世界 D.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在欧美各国确立
3.14―16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为迎来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在思想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A.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4.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 )
A.议会发生了变化,国王没有变 B.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
C.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 D.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掌权
5.美国独立战争要解决的矛盾是( )
①美利坚民族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②殖民主义制度与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
③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④国内阶级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以下关于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君权神授”同议会民主矛盾的结果 D.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增强
7.“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这是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艰苦之时。他的功业与人格光照千秋。”他是美国哪一位总统: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8.他是欧洲近代历史上著名的风云人物,他用刺刀加速欧洲人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但最终兵败滑铁卢而死于荒岛。他一生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
A.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入侵俄国 C.颁布《法典》
9.为纪念英国机械师瓦特,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以“瓦特”命名。他的成就是( )
A.发明“珍妮机” B.发明飞梭 C.发明火车机车 D.改进蒸汽机
10.1856年美国人富尔顿进行环球旅行,他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有( )
①火车 ②马车 ③飞机 ④轮船 ⑤汽车 ⑥有轨电车 ⑦摩托车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⑥⑦ D.①④⑥⑦
11.下图是泰坦尼克号客轮,据说当它撞到冰山后,船上曾通过无线电报发出求救信号。依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A.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2.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是( )
A.亚洲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
B.东西方差距进一步缩小
C.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D.亚洲国家大都成为的帝国主义的势力
1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一次实践这一思想的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4.林肯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妇人,这本小册子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这场战争就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西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朝鲜战争
15.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各不相同。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①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④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②③④
16.美国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所起的直接作用是( )
A.废除奴隶制 B.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维护国家统一 D.发动群众力量扭转战局
17.“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的这句话反映了( )
A.英国圈地运动中发生了“羊吃人”的悲剧
B.美国内战后被解放的黑人奴隶的处境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一贫如洗
D.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18.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学习西方 B.鼓励人民富起来 C.工业立国 D.对外掠夺
19.“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之一,这里的“新能源”主要是指
A.水力 B.电力 C.石油 D.煤炭
2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①首先发生在重工业部门 ②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迄今为止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工业革命,我们习惯上称前两次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交通工具不同 B.动力机械不同
C.出现时间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A.美国 B.意大利 C.英国 D.俄国
24.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道:“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
A.卢沟桥事变 B.萨拉热窝事件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九?一八事变
二、非选择题:(共4个,52分)
(1)图一反映了哪次工业革命的什么发明?(2分)该机器的发明带动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2分)
(2)图二反映了哪次工业革命发明的交通工具?(1分)该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2分)发明者是谁?(1分)
(3)新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试举一例说明。(3分)
材料二:下表是1913年英、法、美、德的实力对比
项 目
英
法
德
美
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图一,说明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居于什么地位?(1分)结合近代英国的有关政治、经济史实分析其原因。(3分)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最大变化是什么?(2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3)材料二反映的史实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最终导致什么结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