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滨州市滨城区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试题
一、精挑细选(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答案写进后面的答题栏内)
1.“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66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A.严禁向中国输入鸦片 B.大力发展中国近代工业
C.中国要进行变法改革 D.师夷长技以制夷
3.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列强是为了进一步扩大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侵略权益而发动战争的
B.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后急于扩大中国市场
C.列强侵略的力量增强了
D.清政府再次暴露了它的腐朽没落
4.电视栏目“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给了参赛选手一个题目:选择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选手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5.光绪皇帝诗句“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驾驶下图军舰撞向敌舰的民族英雄:( )
6.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新文化运动 B.公车上书 C.宣传维新思想 D.洋务运动
7.“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句话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的统治过于残暴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
8.《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了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也标志着中国:( )
A.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C.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9.19世纪60―90年代,一个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想到当时的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
A.开平矿物局 B.上海机器织布局
C.天津电报总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0.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中国,你的生活中会有下列哪些现象出现( )
①用轮船经营航海业 ②在唐山可以坐火车到胥各庄
③用电报和上海的朋友联系 ④中国有了近代第一支海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派的兴办:( )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能使中国摆脱西方列强侵略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对外国经济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①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于器械,而且在制度
②实行维新变法“自强保种”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救国救民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3.初二某班展开了关于“百日维新”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最正确的是:( )
A.变法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B.变法阻碍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C.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14.小明在他爷爷的自传里看到他爷爷早年参加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可由于字迹模糊小明无法看到这个政党的名称,你觉得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15.仔细看下图,你认为实现了这一效果的是哪一运动?(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16.关于在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何要发起新文化运动,八年级(1)班同学形成了四种意见,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哪一种?( )
A.孙中山先生的建议
B.是辛亥革命后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一个方面
C.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政策
D.当时的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17.今天我们还在研究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可在新文化运动却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因为:( )
A.新文化运动站在了思想意识形态的最前沿
B.“孔家店”代表了宗教迷信
C.“孔家店”代表了封建礼教
D.儒家思想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应该全盘抛弃
18.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下列说法中和北京大学历史相符合的有:( )
①初名京师大学堂 ②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成果之一
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④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有可能发生的是:( )
①人们已经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 ②一些重要事件可能通过照相来锁定、佐证
③社会上出现男的穿中山装,女的穿高领服装的现象
④男子普遍留有长辫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0. “先生”是社会交往中最常用的称谓,中华民国时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
B.中华民国政府想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政府的区别
C.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D.称呼更简洁了
21.下面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不满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
B.反对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23.下面这所学校与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 )
24.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7分;27题14分;28题9分;29题10分)
26.(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仔细观察下面三个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材料一分别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3分)
战争: 、 、
条约: 、 、
(2)请你将下列一系列条款结合图片进行归类:(3分)
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④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⑤开放广州、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 ⑥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图1: ;图2: ;图3:
(3)三个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分)
(4)对文中所说的“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出来。(3分)(答出三个即可)
(5)针对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请说说看。(2分)
27、探究论述题
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起步。
(1)中国主要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变革?(4分)
(2)这些变革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4分)
(3)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4分)
(4)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2分)
29.(光辉的历史)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1)回答这段歌谣涉及到哪三个历史事件?“建四军”指的是哪支队伍?(4分)
(3)1934年10月以后,红军被迫离开了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红军这次“远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