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临沂市莒南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测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08年8月,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的“开篇大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在湖北展出。30余件机密文献图片、创作手稿、200余件展品再现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创意、设计到建设、落成全过程。追溯历史,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电影局组织全国各制片单位策划、拍摄了一批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展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风貌的影片,其中的重点项目有《国家利益》、《铁人》、《航天英雄》、《天安门》、《额吉》、《长长的回家路》、《金门新娘》等。这批影片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新中国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过程。据此完成2―7题。

试题详情

2.建国以来,我国电影事业发展迅速。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的剧照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3.分析上述献礼影片的片名,你觉得以“开国大典”为背景演绎新中国成立前后故事的是

   A.《航天英雄》   B.《天安门》   C.《国家利益》           D.《金门新娘》

试题详情

4.影片《铁人》反映了我国石油战线干部职工艰苦创业的故事,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试题详情

5.《长长的回家路》、《金门新娘》两部影片由福建电影制片厂拍摄,判断这两部影片反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钢铁长城      B.民族团结    C.统一大业         D.外交风云

试题详情

6.影片《额吉》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内蒙古大草原接纳了一批来自祖国南方的孤儿,年轻的姑娘萨日伦不顾恋人的反对,领养了最后无人认领的5个孤儿,并把他们一一抚养长大,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民族团结之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    D.西部大开发战略

试题详情

8.20世纪50年代,下列我国推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落实《共同纲领》          B.开展整风运动

C.工矿企业开展民主改革      D.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试题详情

10.比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和影响,共同点不包括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解放了生产力                     D.促进农村的发展

试题详情

11.比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体  现在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经验

试题详情

13.农村一度流传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是指

   A.农村的土地改革                 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D.农村实行农业资本主义制度

试题详情

14.明确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试题详情

15.为抓住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我国科学家向党中央建议发展高新技术,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而制定的《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被称为

   A.星火计划      B.863计划      C.火炬计划     D.丰收计划

试题详情

1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是

   A.信息技术产业  B.生物工程      C.航空航天     D.教育

试题详情

17.下图是上世纪中后期日常使用的“粮票和布票”。对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试题详情

   A.当时商品供应不足                                   B.当时人们的购买力低下

   C.当时人们的购买力太强,政府加以限制       D.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试题详情

18.1966―1976年期间,我国在下列哪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A.外交工作方面  B.国民经济方面  C.文化教育方面    D.统一战线方面

试题详情

19.下图为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你判断,这次会议讨  论的内容应属于哪一领域方面的工作?

试题详情

   A.经济建设        B.国防科技    C.文学艺术    D.民族宗教

试题详情

20.照片中的小男孩子当时是6岁,2009年他已

试题详情

A.16岁             B.12岁            C.10岁            D.18岁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21题I6分.22题15分.23题24分.共55分)

21.融入情境,探究问题。(16分)

   小军与爷爷、爸爸一边现看建国六十周年文艺晚会。一边进行了如下的谈话(片段)。

   请根据谈话片段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军:我们历史课上学过很多党的会议,每次会议的重要决策都对国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爷爷:和你(小军)这么大年龄时,我正赶上新中国建立。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直到1956年党才召开了“八大”。

   爸爸: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打倒“四人帮”,十年内乱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请回答:

    (1)爷爷谈话中提到的“八大”召开前,我国外交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若爷爷生活在农村,他在20世纪经历过四次重大变革,前两次分别是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请写出第三次重大变革的名称。(2分)

    (2)爸爸小时候(1960―1976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4分)列举一项21世纪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新成就。(2分)

    (3)这次谈话使小军对共和国60年的历程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谈话内容和上述探究活动,概述小军的“新认识”。(至少两个角度。4分)

试题详情

23.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各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及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怎样的分布格局?(2分)

    (2)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民族政策是什么?(2分)这一民族政策的前提是什么?(2分)

(3)我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是什么?(2分)解释这一构想的基本内涵。(8分)

(4)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为什么说祖国完全统一必将实现?(8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