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菏泽市郓城县七年级素质教育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                              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

C.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D.明朝时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试题详情

2.2006年5月,我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正式启动。京杭大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是

A.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B.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                              D.方便帝王游玩

试题详情

3.下图是武则天墓前所立的无字碑。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试题详情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政权变更,统治黑暗,社会经济倒退

试题详情

4.唐朝时期,有一位大食(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广州销售,他抵达广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市舶司                B.户部                   C.十三行                D.都护府

试题详情

5.唐朝同周边民族友好相处。下列遗址遗迹或史实中能体现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①布达拉宫                ②大昭寺会盟碑         ③唐招提寺         ④长安城内大雁塔

⑤敦煌莫高窟             ⑥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⑥

试题详情

6.“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模型如下图)这则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最早出现于

试题详情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试题详情

7.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                     B.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

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                     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

试题详情

8.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惨重的北川是我国唯有的羌族自治县,这里羌族居民的祖先是下列哪一少数民族

A.契丹族                B.党项族                C.蒙古族                D.女真族

试题详情

9.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那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契丹族                B.女真族                C.蒙古族                D.回族

试题详情

10.2007年12月,南宋沉船“南海一号”(复原如下图)整体打捞出水后,引起同学们广泛关注,有同学在推测这艘沉船出海远航的情景时,错误的是

试题详情

11.郭沫若同志写的一幅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幅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张骞

试题详情

12.从明朝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                                        B.民主监督有了保障

C.专制统治日益衰微                                 D.建立了限制皇权的有效机制

试题详情

13.贤臣名将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下列人物按其生活时代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文天祥                    ②戚继光                    ③狄仁杰                    ④寇准

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试题详情

14.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如果你是奥运会志愿服务者,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主办城市――北京的历史文化。下列介绍中不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

B.明清时代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宫所在地紫禁城,即今故宫

C.北京城是中华民族荣辱历史的缩影

D.可以游览秦长城,实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愿望

试题详情

15.下列哪一事件不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                   D.岳飞抗金

试题详情

16.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和梅德韦杰夫总统再次重申: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试题详情

17.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试题详情

18.某历史兴趣小组为筹办古代帝王展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的图像,请你按朝代先后顺序为其排列

试题详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试题详情

19.下列叙述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是

A.隋朝末年,人们可以通过大运河将货物从余杭运抵洛阳

B.南宋的人民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占城稻米

C.由于战争,北宋和西夏之间没有任何贸易往来

D.康熙的御案上摆着《资治通鉴》

试题详情

20.前几年热播影视作品中,有一部描写的是山东梁山泊108条好汉聚众起义的故事,这些人物形象的原型出自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聊斋志异》

试题详情

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第21小题4分,第22小题9分,第23小题9分,第24小题8分)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试题详情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试题详情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的伟大成就,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成了进取的阻力。明中期至清朝,统治者守旧保守,不思变革,成为中国近代衰败的重要原因。

(1)唐政府实行了什么对外政策?(1分)

(2)根据材料一回答:唐朝时两位高僧对中日、中印关系的友好交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分别是谁?两位高僧的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3分)

(3)根据材料二请写出郑和及其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的起止时间,并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2分)

(4)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你如何评价?(3分)

试题详情

23.唐宋元明清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文学、艺术各个方面成就卓然。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科技方面:(3分)

试题详情

 

(2)文学方面:(4分)

①唐代杰出诗人中一位代表人物及作品。(1分)

②宋词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作者。(1分)

③元代最杰出的剧作家及其代表作(1分)

④明清的文学以小说成就最大,其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完美,成就最高的作品是什么?作者是谁?(1分)

(3)艺术方面:

请欣赏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说明其书法特点。写规范汉字是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赏析两图后,写下你在提高书法水平方面借鉴他们什么?(2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4.看图说史

请仔细欣赏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系列图局部,完成下面的问题。(8分)

试题详情

(1)图中所展示的地点是北宋的都城,当时称什么?(1分)

(2)当时城内有专门的娱乐场所。是城市中最热闹的地方,它被称作什么?(1分)

(3)贸易活动中世界最早的纸币已经开始使用,这种纸币当时叫什么?最早是在哪一地区出现的?(2分)

(4)靖康之变后这里繁华不再,逐渐萧条,你知道主要原因是什么吗?(2分)

(5)我们的家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你认为现在我县的城市布局哪些比较合理,并写出至少一条需要改进的合理化建议。(2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