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遂宁市蓬溪县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南京解放,国民政府垮台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试题详情

2.(今年)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诞生多少周年?

A.30周年               B.40周年               C.50周年                  D.60周年

试题详情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试题详情

4.人们之所以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主要是因为

①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祖国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志愿军有着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5.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详情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试题详情

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试题详情

10.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中,石油战线的“铁人”是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试题详情

1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试题详情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城镇                   B.大中城市            C.农村                   D.沿海地区

试题详情

13.下面这首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内容说明了什么?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农民反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详情

14.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引用外资                                               B.引入外国企业管理经验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试题详情

1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A.民族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发展

试题详情

16.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试题详情

17.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试题详情

18.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是在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试题详情

19.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但仍然要研制原子弹,主要是为了

A.准备世界核战争的到来

B.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C.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还击帝国主义核进攻

D.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试题详情

20.下图是我国升空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它的名称是

试题详情

A.长征1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1号             D.探索者1号

试题详情

21.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试题详情

22.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试题详情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接爱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我国目前实施的是(    )义务教育。

A.六年                   B.九年                      C.十二年                D.终身

试题详情

24.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

试题详情

25.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本

试题详情

27.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BP机、手机)。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试题详情

28.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9.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人民公社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试题详情

30.“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A.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战争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粉碎四人帮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40分)

(1)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了处理国家关系的原则是什么?(4分)

(2)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是什么?(3分)

(3)APEC的全称是什么?2001年APEC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哪里?(2分)

(4)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分)

试题详情

33.历史之我见(注意:A和B只选做一个题目,12分)

A.列举出两个你在本学期的历史学习中,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历史人物,并说明理由。

B.列举出两件你在本学期的历史学习中印象最深的历史事件,并说出其产生的重大影响。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