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临沂市费县第二学期九年级水平测试模拟训练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21.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与“丝绸之路”开辟有关的人物是:
A.昭君 B.班超 C.张骞 D.卫青、霍去病
22.下列四项史实,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B.火烧赤壁――三国鼎立
C.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 D.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开皇之治
23.注重发明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张衡、毕异 B.蔡伦、毕? C.蔡伦、华佗 D.张衡、华佗
24.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A.中秋节 B.元宵节 C.元旦 D.重阳节
25.北京这座拥有三千年建城史和八百年建都史的世界名城2008年见证了中国人拜年奥运梦想的实现,而他在近代见证的是中华民族的屈辱与觉醒。以下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 B.五四运动
C.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D.蒋家王朝的垮台
26.今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有一个宣传队到关东村镇宣传并当场为新青年剪辫子的情节。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应是
A.辛亥革命爆发 B.五四运动发生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九一八事变发生
27.要想从网上查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概况,下列不应该作为关键词在“百度”中搜索的是
A.重庆谈判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北平和平解放 D.北伐战争
28.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29.“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诗人诉说了16世纪后西方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的屈辱历史。下面历史要素组合中,反映第一块领土被侵占的是①台湾 ②澳门 ③香港 ④英国 ⑤荷兰 ⑥葡萄牙 ⑦1624年 ⑧1840年 ⑨1553年
A.①⑤⑦ B.②⑥⑨ C.②⑤⑨ D.③④⑧
30.我们现在进行的是新一轮课改,教育在变革中进步。我国近代新式教育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科举制度废除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3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D.改革开放的实行
3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西藏地区发展。下列推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举措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建立西藏民族自治区 ③建设青藏公路、铁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3.合理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事件中,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34.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
C.拿破仑发动政变 D.反法联军攻打法国
35.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36.《大国崛起》的热播说明了人们对历史的喜爱和关注,其中有这样一段: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枪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他将傲视全球。”英国“强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完成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号称日不落的帝国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C.发现了美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37.下列图片反映的现象,哪些与政府干预经济有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8.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l 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绅士福克在八十天完成环球航行的有趣故事。你认为在此书中,福克完成此航行,最可能乘坐交通工具有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9.丘吉尔在
A.“这次大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
B.“不明智”指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C.“恶人”指德国法西斯
D.“这次大战”以三国同盟的战败而告终
40.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原子能领域的重大突破 B.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
二、非选择题(第1题24分,第2题16分,第3题20分,共60分)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1)神舟七号飞天期间,中国的五艘“远望号”测量船在三大洋担任对“神七”的海上测控任务。建造“远望号”的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制造总局,你知道建设它的时候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吗?(2分)用史实说其实践结果?(2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田是什么?(4分)
(2)神舟七号能够按照预定轨道绕着地球飞行,是对那位科学家的什么理论的应用?(2分)
(3)人类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三次科技革命,空间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外它还有哪些重要标志?(6分)前两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4分)
(4)“神七”是众多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带动新材料、电子、机械制造、纺织通讯等很多科技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据粗略估算,中国航天产业辐射处的产业链已达1200亿元的规模,将带动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这段话说明了什么?(2分)
2.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某中学初三(9)班同学对中国革命的历程进行探究活动。他们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邀请你参加,帮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①图四事件标志着什么?(4分)
②根据四幅图片的内在联系,简要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解放的历程。(8分)
③请你为这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4分)
3.列宁、罗斯福和邓小平是三位20世纪以来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伟大人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俄国经济,1921年列宁采取的一项伟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4分)
(2)为克服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怎样的对策?(3分)该对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3分)
(3)为了彻底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20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4分)他被称为“20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的原因是什么?(3分)
(4)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