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山东省日照实验学校第二学期初一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你把每小题正确答案填入下列答题卡相应题号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2.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3.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乘坐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阳
C.经常听到人们咏诵李白的诗 D.到都城长安旅游
4.唐朝劳动人民创制和改进的新农具有
①水排 ②耧车 ③筒车 ④曲辕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鉴真和玄奘最重要的贡献是
A.研究佛经
B.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把外国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
D.翻译大量的佛教经典
6.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这源于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7.同学们在学完隋唐历史后,进行了一次主题演讲活动,你认为最能概括隋唐历史全过程的主体应该是
A.动荡与变革 B.分裂与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交往与冲突
8.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9.唐太宗统治时期,先后进谏200多次的名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宋?
10.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减轻刑罚 B.重用人才 C.设节度使 D.抗击突厥
11.“黄袍加身”的成语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靖康之变 D.杯酒释兵权
12.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 B.金 C.西夏 D.元
13.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书中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 “此城”是指:
A.临安 B.东京 C.泉州 D.大都
14.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在的日照市当时位于下列哪一辖区之内?
A.岭北行省 B.中书省 C.河南江北行省 D.江浙行省
15.《清明上河图》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史学家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其
A.绘画题材广泛 B.反映了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 D.迎合了人民对风俗画的爱好
16.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生活
A.宋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17.两宋在外贸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船舶司 B.市舶司 C.转运使 D.汉武帝
18.宋金对峙时,今天的山东省处在谁的统治之下?
A.北宋 B.金 C.辽 D.西夏
19.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受法律约束的一项是
A.设立锦衣卫 B.设六部分理朝政
C.设立三司分管地方 D.八股取士
20.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以下关于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设立于雍正皇帝时期
B.军机大臣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C.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军机大臣调遣
D.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与地方官员执行
21.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有一考官因出来一道“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的统治者
A.焚书坑儒 B.提倡言论自由 C.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
22.清朝设置了驻藏大臣,其职责是
A.作为中央政府代表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B.册封达赖和班禅
C.作为中央代表同达赖、班禅进行宗教联系
D.作为军事首领掌管西藏事务
23.“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出机户和机工是一种
A.奴隶性质的生产关系 B.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D.人身依附关系
24.明朝初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最突出表现是
A.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B.分相权归于六部
C.八股取士 D.设厂卫特务机构
25.小说是下列哪一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清
26.如果你生活在明朝,要参加科举考试,你需要学习哪些书籍来迎考?
A.《离骚》等文学著作 B.四书五经等儒家著作
C.《史记》等历史著作 D.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作
27.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加强思想控制 D.压制知识分子
28.有一古代中国人,穿着棉布衣服,边吃着玉米,边欣赏盛开的向日葵,此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9.岳飞抗金赢得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他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B.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C.他坚持抗金斗争是正义的 D.他的抗金斗争促成了宋金议和
30.哪位皇帝的统治被现代史学家郭?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二、非选择题
31.材料一 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李世民,在金殿端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曾沉痛的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回答:(1)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制度哪一制度的反映?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2分)
(2)说一说李世民和顾炎武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分)
32.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上述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2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
(4)你认为宋代经济发展的哪些因素可为你的家乡建设提供借鉴?(2分)
33.材料一 顺治十八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河北、山东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烧毁,寸板不许下海。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材料二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请回答:
(1)指出清朝对待海外贸易的政策。(2分)
(2)清政府采取上述政策出于什么考虑?你的根据是什么?(4分)
(3)综观上述两种材料,你如何评价这种政策?(4分)
34.材料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赏宝此三镜,以防己过。”
材料二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回答:(1)材料一中的“以古为镜”和“以人为镜”是什么含义?(2分)
(3)材料三中的“夷狄”指什么?唐太宗说的这句话表明了什么?请以史实说明材料所表明的思想。(5分)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一说你眼中的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2分)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综合材料一.二所体现的治国思想说说对唐太宗的统治产生的影响。(2分)
3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这首诗反映了历史上的哪个时期?概括说明诗中反映的社会景象。(2分)
(2)当时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景象?(2分)
(3)“小邑犹藏万家室”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是什么关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