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聊城市高唐县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评价
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声在凝聚着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请你判断以下歌曲哪一件反映的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A.《义勇军进行曲》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翻身农奴把歌唱》 D.《春天的故事》
3.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里的战争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越南的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伊拉克的战争
4.“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5.下面图画是某一时期的壁画作品,它发生于
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西部大开发 D.大杂居、小聚居
8.一个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
①广州 ②深圳 ③珠海 ④汕头 ⑤厦门 ⑥湛江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⑥ D.④⑤⑥
9.根据下图可以看出农民家庭收入迅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0.“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按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以下各兵种,正确的一组是
①陆军 ②空军 ③战略导弹部队 ④海军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13.20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高新技术,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同一时期中国也提出了
A.“863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希望工程计划 D.“曙光”计划
14.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就业制度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医疗保险制度 D.养老保险制度
15.2000年我国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24平方米,比1987年人均8.1平方米增加了约3 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农村耕地面积扩大了
B.我国农村富裕起来,生活水平提高了
C.我国农村乱建私房、抢占耕地的现象严重
D.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居住面积相对增加
二、请你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6.第一届新政协通过的《_____________》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人大通过的《_______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
17.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___________。他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又实施了___________的发展战略。
三、材料解析题(10分)
19.下面是一组图片资料,如果你要搞一次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你将如何处理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按时间先后重新排列材料一中的这组图片。(填入图片的英文代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朋友遍及五大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2分)
(4)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什么?(2分)
四、简答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9分,共19分)
20.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1)请用史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调整或变革?结果如何?(10分)
(2)从此,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分)
2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党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请你结合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三大的相关史实,指出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了哪些努力。(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