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淄川区第二学期初三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60分)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纪念日是
A.
C.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兴建公共工程 B.整顿银行
C.调整农业政策 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集合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坚实基础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慕尼黑协定》
5.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指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百团大战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
A.1945年2月 B.
C.
7.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大的演讲中指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大量进口原料 B.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8.小明同学喜欢搜集各种旗帜图案,下面是他刚搜集的一张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一个组织的旗帜
A.国际奥委会 B.欧洲联盟 C.国际红十字会 D.世界贸易组织
9.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是
A.南斯拉夫 B.匈牙利 C.德国 D.捷克斯洛伐克
10.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改革派领导人是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11.60年代反映美苏两国剑拔弩张、争霸达到白热化的事件是
A.两极格局形成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12.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A.纳米比亚独立 B.尼日利亚独立 C.利比亚独立 D.肯尼亚独立
13.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是从哪个国家手里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古巴
14.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个著名领导人是
A.纳赛尔 B.尼赫鲁 C.卡斯特罗 D.阿拉法特
15.下图漫画描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①战火频仍 ②动荡不安 ③石油丰富 ④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下面对冷战政策的最正确的理解是
A.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B.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C.用局部战争手段打击亲苏势力
D.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17.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是指
A.意大利、英国等 B.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等
C.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 D.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
18.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判断正确的是
A.恐怖袭击频繁发生,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和平与发展不再是主题
B.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已经被美国称霸的单极世界所取代
C.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太平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军事实力的竞争
19.下表数据表明:与1938年相比,20世纪50年代中期生产增长指数最高的国家是
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
年份
国别
1938年
1949年
1955年
英国
100
113
134
法国
100
112
149
美国
100
174
219
联邦德国
100
100
178
(注:表格里的数字以1938年为基数)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联邦德国
20.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军事集团 B.经济实力 C.外交政策 D.人权问题
2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A.18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七十年代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2.科技进步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其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是
A.乘飞机旅游不再是梦想 B.铁路运输日益繁忙
C.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 D.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23.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A.机器代替了人类劳动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
24.中国为美国波音737飞机制造机翼,这最能说明
A.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B.中国吸引外资
C.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D.中国科技实力雄厚
2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5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1年
26.德国法西斯占领巴黎期间,一位德国军官偶然看到了毕加索的这一作品,问在现场的毕加索:“这就是你的杰作?”毕加索当即回答说:“不!这是你们造出来的作品!”德国军官说的“作品”和毕加索所说的“作品”分别是指
A.《向日葵》 慕尼黑阴谋 B.《美国的悲剧》 偷袭珍珠港
C.《等待戈多》 国会纵火案 D.《格尔尼卡》 德军轰炸格尔尼卡
27.下图《嫦娥一号》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成就
A.原子能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航天技术
28.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
A.奥斯特洛夫斯基 B.德莱塞
C.罗曼?罗兰 D.贝克特
29.以下哪个地区被称为世界电影之都
A.巴黎 B.维也纳 C.好莱坞 D.柏林
30.以下关于爵士乐的介绍,哪一项是错误的
A.爵士乐起源于非洲音乐,在非洲产生后传入欧洲
B.爵士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还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
C.演奏者的即兴发挥是爵士乐演奏的特点
D.爵士乐兴起后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特色
二、材料解析题(28分)
三、简答题(6分)
34.联系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分)
②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不利?(2分)
③中国如何应对这一机遇和挑战?(2分)
四、活动与探究题(6分)
35.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