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

    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第Ⅰ卷为选择题,32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38分,共7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科目只涂历史,不涂地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3.第Ⅱ卷分别在历史答卷、地理答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卷和试题一并交回。

愿你放松心情,认真审题,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答卷。

第Ⅱ卷(选择题共32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l分,共20分)

1.下列一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试题详情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试题详情

2.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称颂的是秦始皇

  A.统一中国         B.推行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抵御匈奴

试题详情

3.史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削弱诸侯国力量

试题详情

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

  A.指出了隋朝开通运河的理由         B.称赞了隋朝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C.批评了隋炀帝的暴虐统治    D.描述了隋王朝的经济繁盛

试题详情

5.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人选的是

试题详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6.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明清时期科技成就的专题学习,应该首先查阅

A.《九章算术》    B.《伤寒杂病论》  C.《金刚经》        D.《天工开物》

试题详情

7.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公司公开拍卖列强洗劫、焚毁圆明园时掠走的两件文物(如下图)。这两件文物是列强哪次侵略战争中被掠走的?

试题详情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试题详情

8.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公车上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上书的

试题详情

  A.时间、地点                             B.领导者、意义

  C.对象、内容                        D.背景、参加者

试题详情

9.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强调“国人……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万国公报》    B.《民报》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

试题详情

10.《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  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试题详情

11.“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的词描述的是

  A.北伐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

  C.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    D.工农红军开始战略转移

试题详情

12.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根据这幅地图的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  究题目应是

试题详情

  A.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B.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

  C.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八路军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试题详情

13.下表是l978年、l997年各种经济成分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表中经济成分及其比重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试题详情

  A.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B.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C.分配制度的改革    D.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试题详情

14.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这一胜利表现在

  A.“求同存异”原则获得了广泛称赞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国际上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D.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

试题详情

15.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出现在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雅典

试题详情

16.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章节。该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步入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序幕       C.开启民主进程       D.传播人文精神

试题详情

17.在美国西北部,农业机械损坏后,农场主用电话告知机械商店损坏的零件号码,不久就会收到店主用火车带来的新零件。这一现象最早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后期         D.20世纪初期

试题详情

18.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后来成为“火星”的事件是

  A.三国同盟建立                B.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C.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D.慕尼黑会议召开

试题详情

19.罗斯福说,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应用”是指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快垄断组织的产生

  C.确立联邦共和体制            D.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试题详情

20.下面是一幅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该漫画最能说明的是

试题详情

  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科技革命威胁世界和平

  C.核威慑下的美苏争霸              D.“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8分)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4分)

  1.明朝时民族英雄___________率军荡平浙东倭寇;清朝时民族英雄__________率军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试题详情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请回答下列问    题,将答案填写在相应的表格内。

    (1)三次历史巨变分别是指什么?(3分)

(2)选择三次巨变中的某一次,写出领导该次巨变的历史伟人,(1分)并简述该次巨变的历史意义。(2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团结互信,合作共赢,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请回答:

  (1)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社会为战胜法西斯在政治、军事上开展联合斗争的    史实。(4分)

  (2)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克服危机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