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临沂市莒南县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试题详情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奏响,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试题详情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江泽民

      C.邓小平、江泽民                                  D.毛泽东、周恩来

试题详情

4.我们祖国有一处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神秘之地,在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这块地方是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D.云南

    1953―1956年我国采取了一些创造性的措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时,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也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据此回答5―8题:

试题详情

5.在新闻节目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最早出现于

      A.1949年               B.1951年               C.1953年                  D.1958年

试题详情

7.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郑州黄河大桥       D.胜利黄河大桥

试题详情

8.参考下图: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试题详情

A.摧毁                     B.租赁                     C.没收                     D.赎买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其中有曲折,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此回答9―l2题:

试题详情

10.“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平均主义和“共产风”这种现象出现在什么运动中?

11.自2009年3月25日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290元、l80元,目前国际石油能源越来越少、价格也在逐渐提高。为改变我国石油主要靠进口状况而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黄继光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试题详情

15.“欲哭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酒祭英雄,扬眉剑出鞘。”这是四五运动时悼念周总理的一首诗。诗中的“豺狼”是指

      A.“四人帮”             B.林彪集团            C.帝国主义国家       D.国民党反动派

试题详情

16.在中国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据此,回答17―20题:

试题详情

17.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感恩我党的哪一政策的实施?

试题详情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对外开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详情

18.词语往往是一个特定时期的反映,下面这些词语不属于21世纪的是

    A.炒鱿鱼                B.跳槽                   C.公开招聘   D.铁饭碗

试题详情

19.小云同学查找了“挺进大别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与小云的探究作业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邓小平               B.朱德                   C.彭德怀     D.贺龙

试题详情

20.当代社会讲求“诚信”,规定一切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地位平等,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的文献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臣民法通则》        D.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21题l4分,22题l6分,23题25分,共55分)

材料二  自1987年9月至l989年3月的l年多时间里,西藏多次发生分裂主义分子制造的骚乱事件。给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的危害。……面对敌对势力支持的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邓小平同志郑重地宣布:“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

      材料三  下图

试题详情

    材料四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史实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2)在西藏有一些分裂分子妄图搞“西藏独立”,但西藏人民和西藏宗教领袖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很大贡献,请你说出一个为维护西藏统一做出贡献的藏族代表人物。(2分)

(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事件的认识。(2分)

    (4)据材料四,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有哪些?试列举三点。(6分)

(5)结合所学教材回答,为巩固新中国,除了抗美援朝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试题详情

22.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①土改中农民埋界桩②农业社农民在分粮③群众高举标语牌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请回答:

    (1)图①中农民是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____________________》开展土地改革的。士地改革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被消灭。  (4分)

    (2)据图②,到1956年底,国家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4分)

    (3)图③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2分)请简单说明理由。(2分)

    (4)图④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2分)这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试题详情

    请回答:

    (1)文中提到的经济特区是哪里?(2分)位于我国哪个省?(2分)同期被划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三个?(6分)

    (2)这个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哪项政策的正确性?(2分)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2分)

      (3)在这项政策的引导下,这个经济特区进行了怎样的建设,使之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3分)

      (4)仔细观察图片,回答我国早期(1984年)开放的沿海城市有几个?(2分)其中属于我们山东省的是哪个城市?(4分)

      (5)当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