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聊城市临清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1.5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下图这一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
C.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D.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2.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船》为代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为和平解放西藏派到北京的首席谈判代表是
A.平措汪杰 B.阿沛?阿旺晋美 C.罗桑扎喜 D.凯墨?索安旺堆
4.“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5.下列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为改变下图反映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政策是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快农村土地改革步伐
C.首先发展军事工业 D.加大资本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东北地区,其中包括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武汉长江大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A.抗美援朝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9.下列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B.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
10.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我国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D.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1.下图反映了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所犯的“左”倾错误中的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12.“石油工人一生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与之相关的英雄人物是
A.雷锋 B.王进喜 C.袁隆平 D.孔繁森
13.叶剑英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叶帅这段话应出现在
A.1949―1952年 B.1953―1957年 C.1958―1966上 D.1966―1976年
14.下边报纸的内容针对的是
A.“一月风暴” B.“二月逆流” C.四五运动 D.两个凡是
15.“这是共和围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但对于积蓄了十几届的570万高初中毕业生来说,那个冬日阳光灿烂。他们中的许多人虽早已青春不再,但步入考场,仍是热泪盈腮,激情满怀。”材料中的“那个冬日”应在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B.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C.学习发达国家的经营制度 D.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
18.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个城市发展变化速度飞快,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9.下面对我国城市改革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 ②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③采取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推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
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不包括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高举邓小平理论
2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共同繁荣
22.下列各地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是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3.邓小平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这句话中的“时机”是指中国
A.外交努力的成功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国际影响的增加 D.殖民主义的衰弱
24.在“一国两制”下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6分)
1.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_________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有两弹元勋_____________,县委书记____________等。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6分,共l2分)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摘自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党和政府什么样的对台基本方针?(2分)
(2)材料二的图片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的颁布有什么意义?(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刚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请回答: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农村分别实行了哪些重要政策?(4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各起到了哪些作用?(4分)
2.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党召开了一系列的重要会议,根据相关知识请回答:
(1)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是哪次会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