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临沂市费县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阶段检测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改革政治制度

C.发展生产                                                  D.开通大运河

试题详情

2.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二世而亡            C.短暂而繁荣            D.节俭盛行

试题详情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试题详情

4.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A.程咬金                B.李渊                   C.秦叔宝                   D.魏征

试题详情

5.“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太宗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因为

A.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魏征的直言敢谏

C.受到“三省六部”的牵制                          D.《唐律疏议》等法令的威慑作用

试题详情

6.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当贤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试题详情

7.在古代,“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察举制

试题详情

8.“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是说

A.唐朝的科举制度完全是骗局,没人能考上

B.唐朝考中进士的都是些年岁已高的人

C.明经科考试相对容易,录取率高;进士科考试录取严格,考中不容易

D.唐朝科举考试舞弊现象严重

试题详情

9.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试题详情

10.2008年5月1日,中国长达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顺利通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大桥。请问: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

A.赵州桥                B.苏州玉带桥         C.卢沟桥                   D.杭州拱宸桥

试题详情

1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了放舟长江三峡的景象,诗句的作者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王维

试题详情

12.我们课本中使用大量的宋体字,据说,这是宋朝将他们二人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而得名的。“他们二人”是指

A.颜真卿和阎立本,                                 B.柳公权和吴道子

C.柳公权和颜真卿                                        D.颜真卿和吴道子

试题详情

13.下列四幅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试题详情

A. B. C. D.

试题详情

14.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秦桧谋杀岳飞

C.王彦抗金                                                  D.卫青抗击匈奴

试题详情

15.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A.茶树、烟草         B.棉花、茶树            C.棉花、大豆            D.棉花、玉米

试题详情

16.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试题详情

17.在我国实施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我们自然想到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下面关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叙述正确的是

A.宋朝时,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并在江南地区推广

B.景德镇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精美绝伦

C.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海外贸易兴盛,但在财政收入中不占重要地位

试题详情

18.2007年12月21日,沉睡在中国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1号”成功出水。当年“南海1号”从广州出发前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瓦子                   B.市舶司                C.早市                      D.勾栏

试题详情

19.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成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宋代,妇女缠足逐渐传开的原因是

A.北宋初年崇尚节俭                                 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C.反映对妇女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D.由于士大夫的提倡

试题详情

20.关于“瓦舍”(也称“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散布于广大农村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

材料二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1)结合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写出三个与唐朝密切交往的国家。

(2)材料二反映出南宋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的出现是哪些因素为其奠定了基础?

(3)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唐朝和南宋对外贸易的商路各具有什么特点?试从经济重心、科技发展方面说明商路变化的原因。

试题详情

(1)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从何时开始,何时最后完成?

(2)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四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中哪一方面的高度繁荣?它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地?有何意义?

(4)结合今天中国的现实,说说南方经济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