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济宁市邹城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祖国大陆的统一
2.电影《上甘岭》所取材的故事发生于片 ( )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斗争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掌握了经济命脉 D.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4.到1952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 )
A.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B.封建剥削制度
C.土地私有制度 D.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5.我国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
A.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 B.集中力量发展民用工业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的内容有 ( )
①民主原则 ②社会主义原则 ③自由原则 ④法制原则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0.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C.土地改革运动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变革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
A.孙中山 毛泽东 B.毛泽东 邓小平 C.邓小平 江泽民 D.江泽民 胡锦涛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
A.城市 B.农村 C.沿海 D.内陆
15.1980年,我国打开对外开放窗口的措施是( )
A.成立海南省 B.开放沿海l4个城市
C.建立4个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
1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党领导建立的最广泛韵统一战线是( )
A.革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_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
17.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体现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8.超额完成“一五”计划是在( )
A.1957年 B.l956年 C.l953年 D.l958年
1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广大农民称赞什么的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公司制改革
C.股份制改革 D.合同制改革
20.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l2分)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_召开,通过了;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l950年,人民政府颁布了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_______年。
2.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对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年,三大改造完成。从此,_______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了_______。
3.1982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与民主党派“_______,互相监督,肝胆相照,_______”的方针。
三、材料解析题(共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