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语  文  试  题    2006.3

第Ⅰ卷(选择题   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巴金老人    给国图书籍的流失问题,直到老人逝世,国图也未给予明确的答复。

试题详情

②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研究数据显示,2003年国内竞价排名广告市场规模为1.9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以每年      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达到15亿元的规模。

③按照联合国宪章所宣布的原则,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承认,    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

④豆腐是一种很好的食品,     它含有大量身体需要的蛋白质,而且热量低,容易消化,价钱又便宜。

A. 捐赠      翻一番    而   由于  B. 捐献     翻一翻   乃   因为

C. 捐赠      翻一番    乃   因为  D. 捐献     翻一翻   而   由于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你们设身处地地替那些过着艰难日子的下岗职工想一想,就不会一味地责备他们的斤斤计较了。

B.单纯地讲,一个单位裁减几个人的确算不了什么,但在现行的体制下,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一不小心,会招来很多的麻烦。

C.巴以频频爆发流血冲突,使该地区的局势充满了变数,这令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D.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这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干一番大事业。

试题详情

5.标点符号使用有正确的是

A.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B.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D.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试题详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B.由于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为民族情绪提供制度化的宣泄渠道,意味着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保证政府自身能够及时回应公民维护民族自尊心的诉求。?

D.当克隆人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思考和广泛讨论,并尽快建立健全有关

克隆人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的共识。

   A.发明了塑料袋以后,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过于普及。
   B.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C.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

试题详情

二、(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7.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不属于其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                           质:质朴?

B.上闻而谴之,竟免                               坐:因为?

C.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庶:希望?

D. 性酗酒,事亲礼,为从弟所讼                    阙:缺失          

试题详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试题详情

A.    其父每谓亲曰

试题详情

吾少孤,及长,不省

B.    为之作歌,称不能理化?

无忘乃父之志?

试题详情

C.    事亲礼阙,从弟所讼?

有如此之势,而秦人积威之所劫

试题详情

D.    德化人,皆此类也?

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试题详情

13. 下面各组句子全部能表现梁彦光善于为政的一项是

①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        ②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

 ③发摘奸隐,有若神明         ④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⑤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⑥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

A. ①②④⑥     B. ①③④⑥      C. 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他就学于太学时,治学泛览经史,行事严守礼法。?

B.梁彦光性情执著,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民风不淳,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善为政,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却不惧失败,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

C.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他一方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另一方面以圣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他的政绩深受皇帝赏识。?

D.梁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弃恶从善;相州官吏、民众的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大改。?

第Ⅱ卷(非选择题108分)?

四、(18分)?

试题详情

1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

(2)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

试题详情

18.文章的第一段详细描写了罗兰?巴尔特的写作环境和书斋文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试题详情

19.罗兰?巴尔特一面天天练习打字,希望“打出”更有“打字机风味的文稿”,然而终于“到死都舍不得全盘放弃‘笔’耕的乐趣,宁愿自叹落伍也不轻心冷落案头那些笔”,这表明了罗兰?巴尔特怎样的认识?(6分)

                                                                                             

试题详情

20.通观全文,说说题目“听那立体的乡愁”应如何理解?(4分)

                                                                                               

试题详情

2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欣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整篇散文通过罗兰?巴尔特爱笔成痴的描写,旨在表明许多优秀作家都有与众不同的“生平趣尚”,正如明代屠隆在洗砚池边种薜荔、洒鱼腥水一般。

B、作者认为中国书道之衰微影响了文人的兴味和文章的风韵,所以在“机械文明硬体发展撩人魂魄的今天”,作家尽量在手写原稿和打字原稿上追求一丝美感是坚守情志的一种表现。

C、文章从作家写文章面对的困惑写起,含蓄地批评了追逐时尚导致传统文明被疏远淡化的现代“文明病”。

D、美国诗人Frank“逼孩子吃太多熟肉和土豆”的比喻反映了他面对物利当先的社会中高雅和通俗的冲突的绝望、无奈的情趣。

E、作者此文的立意并不特意贬抑现代文明,也并不认为传统文明在缤纷陆离的现代已经彻底颓败。

六、(12分)

试题详情

22.把下面六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①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②这时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③却换来烦人的蝉

④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终于沸腾了一样

⑤下面林带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⑥潜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

试题详情

23.补写出下面对联的下联(4分)

第一联

水清鱼读月,                

第二联

纵谈中外事,                

试题详情

24.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分)

北京前门地区即将面临危旧房改造整治,众多胡同内的老字号将因拆迁而消失。由于拆迁工作的启动,近日来这些老字号里几乎天天人满,许多人排队等候,就是为了最后体验一下老字号那满口余香的滋味。

七、(60分)

试题详情

25.作文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意思是说要能“以小见大”。

请以“以小见大”为话题,写一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