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聊城市莘县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统一检测
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5分)
1.鸦片战争是
A.中英之间的一场商务性战争 B.对中国禁烟的报复性战争
C.提高中国军队战斗力的战争 D.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的侵略战争
2.欣赏漫画有时需要运用历史知识,下图中的人物是
A.领导抗击倭寇斗争的民族英雄 B.领导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民族英雄
C.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 D.领导抗击沙俄侵略的民族英雄
3.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4.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A.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 B.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制
C.顽固派势力的阻挠破坏 D.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5.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一挽联赞扬的是
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兴中会成立 D.同盟会成立
8.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A.上海、广州 B.天津、北京 C.武昌、南京 D.延安、遵义
9.说辛亥革命失败,主要是指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0.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有外国军队
11.小林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活动,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瑗珲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2.1905年,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以下哪一个不在其中?
A.民族主义 B.人文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3.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查阅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下列刊物中,他们首选的应该是
①《青年杂志》 ②《民报》 ③《新青年》 ④《每周评论》 ⑤《新华日报》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14.小林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群游行的人手举的旗帜和横幅上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周贼”等标语,你认为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6.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7.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18.要考证近代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下列地方应选择
A.卢沟桥 B.圆明园 C.大观园 D.伪满皇宫
19.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没地方可逃
20.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会发现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将领都叫蒋介石“校长”,那是因为他曾经当过一所学校的校长。这所学校是
A.保定军校 B.黄埔军校
C.南京中央军事学校 D.西安中山军事学校
2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中国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的一部分
22.如果一位五四前后的学生非常想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内容,他应该去请教
A.李大钊 B.严复 C.魏源 D.康有为
23.1902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茶馆里四个朋友在聊天,龙三说:“我曾看过谭嗣同赴法场。”王四说:“我还参加过义和团呢。”李五说:“各位,有时间去我家玩,我住在东交民巷。”张六说:“前几天我读过《万国公报》。”说谎的是谁?
A.龙三 B.王四 C.李五 D.张六
24.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左右江 B.湘赣 C.井冈山 D.中央
25.19世纪70年代,曾“舆梓亲征”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其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____________;使圆明园毁于一旦的战争是____________;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战争是____________;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战争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诞生;_________年南昌起义爆发。
三、材料解析题(共两个小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5分,共11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____________。
(2)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____________。
(3)“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他们在哪里胜利会师____________。
2.面对旧中国的危亡,不同阶级开展不同的救亡运动。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是____________;
(2)改良主义运动指____________;
(3)旧式的农民战争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指____________。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四、简答题(8分)
1.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
3.这一运动的前后期各宣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简要概括)
4.谈谈这一运动在我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