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辽宁省大石桥一中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一选(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每题的括号内)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金牛山人

试题详情

2、为秦国的统一打下基础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张居正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试题详情

3、被中华民族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禹                       B.炎帝                   C.黄帝                   D.嫘祖

试题详情

4、黄帝和炎帝部落大败蚩尤是在

    A.黄陵县                B.涂山                   C.洛阳                   D.涿鹿

试题详情

5、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A.夏的建立              B.商的建立              C.周的建立            D.东周的建立

试题详情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试题详情

7、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家传播

试题详情

8、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试题详情

9、电影《英雄》中,无名(刺客)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通)。秦王说:统一以后要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令全国使用的标准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宋体

试题详情

10、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

A.瓦解,时期          B.发展时期              C.繁荣时期            D.确立时期

试题详情

11、秦朝暴政表现在

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法  ④外戚专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2、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试题详情

13、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指的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玉象                   D.王虎

试题详情

14、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孔子                   B.王充                   C.张衡                   D.董仲舒

试题详情

15、“破釜沉舟”这一典故出自于下列那一次战役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试题详情

16、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试题详情

17、下列著名战役中不是发生在战国的是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试题详情

18、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而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是得益于    

A.都江堰                B.吴起变法            C.商鞅变法            D.邹忌变法

试题详情

19、象棋中“楚河汉界”源于秦末“楚汉之争”。“楚汉之争”是  

A.楚国人与秦国人之间的战争                   B.项羽和刘备之间的战争

C.楚国和汉朝之间的战争                          D.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

试题详情

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试题详情

21、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试题详情

22、下面关于屈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他是春秋末期的楚国人

B.他开创新体诗歌――“楚辞”

C.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D.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试题详情

23、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西汉初年的是

A.将相乘坐牛车出行                                B.统治者以史为鉴,实行统治―

C.国家粮仓丰满                                     D.农民负担减轻

试题详情

24、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是

A.温故而知新            B.为政以德            C.知己知彼    D.兼爱非攻

试题详情

25、“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话描绘的情景发生在

A.汉高祖后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试题详情

2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于       

A.孙武                   B.孙膑                   C.赵括            D.白起

试题详情

2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试题详情

28、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A.只是维护国家疆土的统一

B.消除国王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作对     

C.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

D.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全部都统一于中央,形成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局面

试题详情

29、秦长城的起上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洮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试题详情

30、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试题详情

二、列举:(共8分)

1、春秋战国时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成语故事,请你说一些源于那时的成语(不少于四个) (4分)

试题详情

三、填一填(共12分)   

(1)图中A、B、C、D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几个国家?(8分)  

(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分)

(3)战国后期最强的国家是               (2分)(填图中相应字母) 

四、简答:

试说说秦始皇的功与过。(10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