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济宁嘉祥县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试题详情

2.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说明马士

A.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B.肯定了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性

C.为英国侵略作辩护                                    D.正确说明了英国发动的战争的目的

试题详情

3.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试题详情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试题详情

5.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试题详情

6.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试题详情

7.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试题详情

8.近几个月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

试题详情

9.晚清诗人称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的大将是指率军收复新疆的

A.左宗棠                   B.曾国藩                   C.魏源                      D.林则徐

试题详情

10.2006年是新疆建立行省

A.110周年                 B.120周年                 C.122周年                 D.112周年

试题详情

1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邓世昌                  ②曹汝霖                    ③张学良                    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2.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13.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

A.《黄埔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1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列强势力入侵长江流域最远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15.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            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                                    D.日本侵华刺激了列强

试题详情

16.北京东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国使馆界,这一地区单独被辟为“使馆界”始于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17.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

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试题详情

18.从内容来看,《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中国割去领土面积更大                             B.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赔款数额不断增大                             D.允许日本开办工厂

试题详情

19.我们学习鸦片战争的历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时,我们应牢记的历史教训是

A.鸦片危害严重        B.团结就是力量        C.落后就会挨打        D.外交需要谋略

试题详情

20.《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试题详情

二、我能填对(每空2分,共20分)

21.从1915年,(    )、李大钊、鲁迅等进步的知识分子,以《    》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试题详情

22.新文化运动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

试题详情

三、史料诊所(要求用横线标出错误得2分,在错误处加以改正得2分,共16分)

23.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道光帝,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1898年6月发布了变法令史称“戊戌变法”。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洋务运动”。

试题详情

24.1905年,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兴中会,8月,在日本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创办了机关报《中外纪闻》。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革命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制度,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蒋介石窃取了。

试题详情

四、阅读下列材料(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