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A.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B.《资治通鉴》与“阳光体育运动”

C.五禽戏与“京剧进校园”

D.北京人遗址与西部大开发

试题详情

2.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A.甘薯           B.瓷器               C.玉米            D.马铃薯

试题详情

3.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试题详情

A.自然经济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初现

C.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               D.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

试题详情

4.下列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创办京师大学堂  ②废除科举制  ③恢复高考  ④颁布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试题详情

5.某校为“纪念孙中山逝世83周年”编排的话剧场景中,孙中山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兴中会发表演讲                     B.筹建中国同盟会

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与中共磋商第二次合作

试题详情

6.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

试题详情

7.在课本剧“马克思主义诞生”中,最能真实再现这一时刻的道具是

A.油画《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B.《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C.《共产党宣言》文本                 D.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模型

试题详情

8.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你会感受到美国人权的进步,这得益于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人权宣言》的颁布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独立宣言》的颁布

试题详情

9.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从下图比较中你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试题详情

    A.苏联工业发展慢于德国            B.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C.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D.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试题详情

10.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后蕴藏着一场危机,美国作家德莱塞仿佛已经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出版了一本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

    A.《哈姆雷特》                          B.《美国的悲剧》

    C.《神曲》                                    D.《战争与和平》

试题详情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1)最早出使西域,加强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_

    (2)迁都洛阳,促进民族融合的著名改革是_____________

    (3)“唐蕃和同为一家”中的吐蕃族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

    (4)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根据描述判断“他”是谁。

    (1)他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_

    (2)他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_____________

    (3)他推翻了“物种不变论”,完整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正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21世纪的世界舞台。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1)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___

    (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古印度的是_____________

    (3)1954年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4.2008年5月,奥运圣火闪耀江淮大地。请将圣火传递城市的相关史实补充完整。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5.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成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1:《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___________运动。(1分)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___________。(2分)

镜头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

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喊着: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2)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

镜头3:《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3)镜头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中任选一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2分)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3分)

试题详情

材料二:

试题详情

材料三:

试题详情

(1)读材料一后,把图中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点燃一战战火的事件发生在__________;最残酷的战役发生在__________;在战争期间,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在__________。(3分)

(2)材料二都是使用了新能源的武器,它们分别在哪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2分)近代以来人类开发和利用了哪些新能源?(2分)面对当今的能源危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能源观?  (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科技成果利用的看法。(3分)

试题详情

四、分析探究(本题13分)

材料二: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2)列举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2分)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主要因素。(4分)

材料三:

试题详情

(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得哪些最主要的信息?(2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