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邹城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2、由下图可以看出南宋疆域与北宋疆域相比大大减少,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事件是(    )

A.宋夏议和       B.澶渊之盟              C.宋金议和              D.元朝建立

3、元、清两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相同措施是(    )

    A.设置行政机构                          B.抵御外国入侵

    C.册封当地首领为王                   D.册封当地首领

4、与下图人物相关的是(    )

A.著作《农政全书》                     B.著作《本草纲目》

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发明造纸术

5、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

    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设立使馆区

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今年(2008)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

    A.28周年         B.29周年                C.30周年                D.31周年

7、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8、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10、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不承认”“封锁”和敌视政策。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美两国政府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国际形势都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包括两国间的相互政策,为了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开始试探和接触。

下图为毛泽东主席接见来访的美国总统(    )

    A.罗斯福  B.尼克松            C.克林顿           D.布什

11、下图中的古代建筑至今仍屹立于(    )

    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12、下图是影响世界的一幅名画,她体现了(    )

    A.唯美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理想主义思想                    D.理性主义思想

13、8世纪中期,中国正处于盛唐时期,西亚有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4、下列关于美国内战和美国独立战争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两次战争发生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

    B.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

    D.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15、下图的名称是(    )

A.丝绸之路示意图                        B.佛教传播示意图

C.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D.“三角贸易”示意图

16、下列《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的是(    )

    A.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

    C.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D.确认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17、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依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8、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了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其产生的标志是(    )

    A.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巴黎公社的成立

19、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履行下列哪次会议的承诺(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0、现代史上,联邦德国、日本、新加坡三国经济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

    A.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利用越南战争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C.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D.具有实行非军事化的有利条件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21、历史的长河中,中外文学家及其作品是其中绚丽的浪花,他们灿若群星,点缀着历史的天空,给人以力量、信心、沉思……还有美的享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中“吾”的代表作是《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明清文学以小说成就最高,思想性、艺术性结合的相当完美的一部作品是《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是著名元杂剧《              》中的故事情节。“凡有文学的地方,就有                ”。其作品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还有一位作家其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                      

试题详情

2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                》,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二战结束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在军事方面,美苏两国后先后成立了        组织、          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随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章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               ”的局面,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试题详情

二、材料分析题(13分)

    (1)图中(亚非欧文明区域图)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四个区域,请你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字母,并写出该字母所代表的文明区域名称。(1分)

    选择的字母:         该字母代表的文明区域名称:                  

    (2)人类文明在相互交流中发展。试各举―例说明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形式。(2分)

    (3)今天,开放的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你认为应怎样对待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明?(2分)

试题详情

三、问答题(8分)

25、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哪个国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2分)

    (2)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中国有何影响?(2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展开?(至少写出三个),“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已圆满成功,这属于哪个领域?(2分)

    (4)中国要想在21世纪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你认为应该怎么办?(2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