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菏泽市定陶县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一、精挑细选: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合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1.下图是1985年发行的《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纪念邮票中的一枚,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试题详情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

试题详情

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没有割地内容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3.《尼布楚条约》规定:“凡岭(外兴安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哪一条约的签订,彻底改变了中俄边界的以上划分?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4.“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川条约》

试题详情

5.1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当时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参加世博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李圭在参加了此次世博会后,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请你判断其思想属于:

A.封建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试题详情

6.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哪一个历史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同学们给出了四种答案,清你帮大家选出正确的一项: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D.戊戌政变的发生

试题详情

7.“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它启的是什么思想之蒙:

A.封建主义思想                   B.儒家传统思想

C.资产阶级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试题详情

8.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事件前面冠以事件当年的干支纪年年号,如《辛丑条约》中的“辛丑”二字,下列事件中,习惯上采用此种称呼的不包括

A.1894年的中日战争                   B.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1898年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D.1911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试题详情

9.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你认为文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和科学                        D.三民主义

试题详情

10.身居北京城的居民在1919年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景象是:

A.街头在演唱《义勇军进行曲》

B.巴黎和会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条款出笼,市民纷纷予以谴责

C.爱国青年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反对巴黎和会践踏我民族权益

D.北京人在街头传送着我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消息

试题详情

11.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试题详情

12.“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道路的开始”的标志是:

A.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试题详情

13.下图的主要画面是:南京总统府、日本国旗、门前日本兵。该场景开始出现于:

试题详情

A.1931年9月                        B.1936年l2月

C.1937年7月                            D.1937年12月

试题详情

14.在中华民族艰难岁月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的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请你判断这首战歌是:

A.《大路歌》                          B.《黄河大合唱》

C.《开路先锋》                      D.《义勇军进行曲》

试题详情

15.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试题详情

A.8月15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茨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投降书

C.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D.国民党军队代表向人民解放军投降签字仪式

试题详情

16.下图中的几个人物是要:

试题详情

A.去南京与国民党商谈合作抗日问题

B.去重庆与国民党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C.去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南京政府的代表张治中等人绕道延安去北平参加国共和淡

试题详情

17.今年(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与这一节日的确定直接有关的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试题详情

18.下边的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试题详情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试题详情

19.“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介石于死地,你认为这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A.国民党                B.广大中国人民 C.中国共产党         D.日本帝国主义

试题详情

20.《太行山上》、《血战台儿庄》、《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再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历程。这些影片取材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试题详情

21.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民报》        D.《申报》

试题详情

22.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清华大学    D.京师大学堂

试题详情

23.1947年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林彪罗 荣桓       B.刘伯承 邓小平     C.陈庚谢 富治  D.陈毅 粟裕

试题详情

24.根据描述,判断这支支前民工队伍是:

    “推着独轮小车,载着沂蒙煎饼、米面、裹尸布,从家乡孟良崮出发,随大军一路南下,风餐露宿,先后经过了山东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的几十个城镇乡村。”

A.随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B.随东北野战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

C.随中原野战军参加淮海战役                   D.随华东野战军参加淮海战役

试题详情

25.根据描述的战术特点,判断这是哪次战役

    “对坚守几个城市的孤军,先行‘分割包围’,之后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术,依次解放被包围的城市。”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试题详情

二、史海拾贝(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第26题7分;27题10分;28题8分。)

    第十九条  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叛逆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27.走进历史:识读下列图片资料,完成相关任务:(10分)

试题详情

        A                      B                    C                D

    (1)这组图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请写出上面四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

    A.飞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召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

    (3)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上面四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学生考察团准备对以上地方进行有选择的考察,请你帮助考察团推荐其中一处,并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推荐该地点的理由。(说出其中一件事的意义即可。)(2分)

试题详情

28.能力擂台: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编辑一份资料卡片,标题都已经拟好,现在先请你仔细观察已经编辑好的两张卡片,然后帮忙编辑完成另外两张卡片,要求在卡片中分别填写一个与标题相符、记忆最深刻的重要事件,并做简单介绍。(8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