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济宁市微山县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友情提醒:沉着应战,细心审题,应用技巧,揣摩意图,选用学科语言,准确做答

一、精彩四选一(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合适的,请把它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本题共l8小题,每小题2分,计36分)

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提倡节俭              B.轻徭薄赋              C.重用人才              D.减轻刑法

试题详情

2、被北方各族和两域的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试题详情

3、下图是唐朝的公主,唐太宗曾将她嫁到吐著,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她是(    )

试题详情

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太平公主               D.湖阳公主

试题详情

4、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5、“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上一道沟?”这是根据民问传说编成的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

试题详情

A.祖冲之                 B.李白                   C.僧一行                 D.李春

试题详情

6、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

A.《汉书》               B.《道德经》           C.《史记》                 D.《金刚经》

试题详情

7、我国西部有一处著名景观:在一千多个洞穴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雕像,这里是(    )

试题详情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龙门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楼兰遗址

试题详情

8、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为了方便,他携带的货币可能是(    )

A.铁钱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试题详情

9、张生怀才不遇,非常消沉,故常去听戏、看杂技、逛瓦肆,请判断张生是何时人(    )

A.隋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试题详情

1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试题详情

11、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清明上河图》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我们观赏它,可以更直观的了解(    )

A.唐代的都市生活面貌                              B.宋代的城市社会生活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明代的农业生产情况

试题详情

12、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试题详情

13、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进行睦邻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你知道郑和的远航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

A.印度东西海岸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波斯湾和红海沿岸                                   D.苏门答腊和爪哇

试题详情

14、下列历史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三件不同的是(    )

A.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试题详情

15、以下哪一项不是清朝前期在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做的努力?(  )

A.设立军机处                                            B.平定三藩叛乱

C.册封达赖和班禅                                        D.签订《尼布楚条约》

试题详情

16、被国外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试题详情

17、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2004年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

试题详情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滇长城

试题详情

18、2007年5月,“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去世成为热点新闻,“林黛玉”是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这部作品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它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l8分)

19、隋朝经济繁荣,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了     ,还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     

试题详情

20、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享誉世界,它们是东汉时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最早在战国时出现,宋朝时用于航海事业的         ;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代有配方记载,宋元时在军事上广泛应用的        ;对知识传播起巨大推动作用的        ,北宋时平民       发明活字更加灵活、经济、省时。

试题详情

21、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        制度,并在中央设       管辖吐蕃;明朝设立了        制度用来监视百官。

繁荣一时的唐朝结束后,我国历史进入到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916年,阿骨打建立契丹国,后来改国号为辽;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北京;1005年,辽与北宋达成和议,签订“澶渊之盟”;l038年,女真族的一支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1127年,金军掳走宋徽宗、钦宗,史称“土木之变”;岳家军大败金军后,宋金议和,金向南宋称臣。l271年,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改国号为大元,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统一全国。

试题详情

三、史料诊所(时间不可改动,12分)

22、材料中有六处错误的地方,请你用笔标出并改正。(12分)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⑤                改为                    

                改为                     

试题详情

四、材料解析:(共2个小题,34分)

23、读图说史:(22分)

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纵贯中华大地,跨越四大江河,是世界迄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的东线工程将利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根据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试题详情

(1)写出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及在位皇帝。(4分)

(2)写出大运河的中心点:C          ,北点:A         ,南点:B         。(6分)

(3)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4)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杭州人,要赴长安赶考,途经洛阳。请你写出从杭州到洛阳应先后经过哪几段运河?(6分)

(5)你准备考哪一科目?需准备什么内容?(4分)

试题详情

材料二: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材料三:乾隆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清朝前期,几位皇帝励精图治,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

(2)上述材料说明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

(3)清朝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4分)

(4)实行这种政策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