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聊城市冠县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说明:

    1.本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

2.请将各题答案写到答案卷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只交答案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试题详情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能否直立行走

试题详情

3.西周众多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试题详情

4.下列战国时期诸侯国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边的是

A.楚                   B.魏                   C.齐                   D.燕

试题详情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试题详情

6.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试题详情

7.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试题详情

8.水稻的种植在我国历史悠久,下列哪个地方的远古居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试题详情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禹                   B.炎帝               C.黄帝               D.桀

试题详情

10.下列史实标志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扈氏

试题详情

11.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共同启示是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任用贤者勤政爱民

C.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试题详情

12.在商代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汤                   B.纣王               C.武丁               D.盘庚

试题详情

13.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试题详情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试题详情

14.封建制度确立后,社会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B.奴隶主和奴隶

C.地主阶级和奴隶

D.奴隶主和农民

试题详情

15.秦朝统一文字时,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是

A.行书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试题详情

16.中医沿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源于春秋战国这际的名医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鲁班

试题详情

17.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社会急剧变化

C.各国君主的开明政策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试题详情

18.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制”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试题详情

19.下面关于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③诸侯必须向天子尽义务④分封制使西周成为一个强成盛的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20.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

试题详情

21.商鞅变法中促进了封建制度确立的关键一项措施是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

试题详情

22.有关甲骨文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明商代占卜之风盛行               B.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C.在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D.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试题详情

2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懂得使用火                                 B.过群居生活

C.使用磨制石器                             D.保留了古猿的一些特征

试题详情

24.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试题详情

25.2004年8月28日,首届“全球华人华侨大祭祖”活动在陕西省黄桥县桥山举行。这里供奉的中华始祖是

A.炎帝               B.黄帝               C.大禹               D.蚩尤

试题详情

26.“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是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屈原

试题详情

27.下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试题详情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试题详情

28.“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功绩是

A.关心百姓               B.治理水患        C.抑制豪强               D.为政清廉

试题详情

29.秦王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不包括

A.秦国强大                                           B.六国之间不团结

C.实行郡县制                                        D.秦王有雄才大略

试题详情

30.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A.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B.发生于西汉初年

C.是王国势力遭消弱的结果                   D.是发展经济的需要

试题详情

31.秦王扫六合的起止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B.公元前231年―前220年

C.公元前231年―前221年                   D.公元前230年―前220年

试题详情

32.典故“鸿门宴”出自

A.春秋争霸               B.战国兼并        C.楚汉战争        D.秦末农民起义

试题详情

3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主要目的是

A.笼络儒家子弟                                    B.弘扬儒家学说

C.维护专制统治                                    D.统一人们的思想

试题详情

34.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匈奴首领多次向汉朝提出求亲            B.“和亲”可避免匈奴南下

C.汉初经济凋敝,无力抵抗                   D.“和亲”政策能减少伤亡

试题详情

35.汉武帝时从匈奴手中夺取了①黑龙江平原②河套地区③河西走廊地区④西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36.汉武帝时期开始反击匈奴的主要条件是

A.国力强盛        B.匈奴分裂        C.汉武帝年轻有为     D.军事准备充分

试题详情

37.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②沉重打击了封建地方阶级③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④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赋税太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38.秦始皇修长城主要是为了

A.防御越族进攻                             B.防御匈奴进攻

C.显示自己的文治武功                   D.惩罚触犯法律的人

试题详情

39.下列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仁者爱人”

C.“温故而知新”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试题详情

40.最早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还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试题详情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半坡遗址位于今__________省,河姆渡遗址位于今________省。

试题详情

2.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_________。战国时期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国的变法。

试题详情

3.曾焚书坑儒的皇帝是__________。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是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标志性事件是公元前__________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_,总管西域事务。

试题详情

5.___________之际,匈奴杰出首领_________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试题详情

三、材料解析题:第1题3分,第2题5分,共8分。

1.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回答:①这是哪一变法作出的规定?(1分)

      ②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什么?(2分)

试题详情

2.材料一:(晁错)说上曰:“(吴王刘濞)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史记?吴王濞列传》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汉书?主父偃传》

回答:①材料一晁错提出了什么建议?他为什么提出这一建议?(2分)

      ②材料二中主父偃提出了什么建议?他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③晁错、主父偃都是针对当时的什么问题向皇帝提出建议的?(1分)

试题详情

四、问答:第1题4分,第2题8分,共12分。

1.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时期。发生“转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概括指出,这一“转型”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各有什么重大反映?

试题详情

2.汉武帝时,中央集权专制进上步加强,他在经济、军事、政治、思想方面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