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潍坊市诸城九年级下学期
单元过关考(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答案栏内。
1.一位同学自我介绍说,他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请问他姓
A.夏 B.商 C.秦 D.唐
2.商鞅变法所依据的思想主张与百家争鸣中的哪家思想主张最相似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3.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发现了许多的五铢钱、瓦当、提花机等,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可能生活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5.下面是我国古代的几种货币,请你仔细辨认,依其先后产生的时问顺序选出正确选项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6.统一大业自古以来都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下列哪些人物为此而名垂青史?
①戚继光 ②郑成功 ③左宗棠 ④华盛顿 ⑤林肯
A.①④ B.②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⑤
7.“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l6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组织强学派 B.创办《万国公报》 C.成立保国会 D.公车上书
9.目前,红色旅游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下图是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址,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主题形象设计与图片反映信息相符的是
A.开天辟地 B.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C.历史转折 D.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10.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11.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
12.一位游客在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13.1519~1522年,开辟了可以先后饱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的航线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14.下列关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 B.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C.都曾建立过君主立宪政体 D.都曾抗击过外来侵略
15.假如你要探究法国大革命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最值得参考的 历史文献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法典》D.《独立宣言》
16.美国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又一障碍”指的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黑人奴隶制度 C.领土面积狭小 D.关税自由权
17.据中央电视台播报,2005年6月6日,美、英、法、俄等国领导人齐聚法国,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这一战役的重大意义在于
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B.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C.推翻了意大利法西斯政权 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8.美苏冷战持续了40多年,给国际关系的发展造成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主要包括
①造成了欧洲的分裂 ②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之下
③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发生 ④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A.新航路开辟 8.工业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欧洲殖民扩张
20.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
B.在各领域内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成果
C.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D.奠定了战后政治经济格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l4分,第22小题l4分,第23小题l2分,第24小题20分,共60分。
24.简答: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外历史上就解决农业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败的教训。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是怎样解决农村问题的?(2分)
(2)在中国近代史上,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是什么?对当时的革命有何积极影响?(4分)
(3)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6分)
(4)斯大林模式在农业问题上的失误有哪些?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启示?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