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临清市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试卷

请你在答题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共4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你先将答题卡上和答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到答题卡上;再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其它各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答题卡和答卷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4分)

1.开国大典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信心

C.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试题详情

2.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作者称赞的是

A.抗日义勇军战士        B.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C.国民革命军战士        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试题详情

3.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我国政府为改变上述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加快农村土地改革的步伐

C.优先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D.加大对工商业改造的力度

试题详情

4.下列建设项目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是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5.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    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完成      B.抗美援朝斗争胜利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

试题详情

6.“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下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这首歌谣应出现在

A.1950年    B.1953年    C.1958年    D.1966年

试题详情

7.“谷洒地,薯叶枯,青壮年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现象出    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试题详情

8.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铁人”称号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试题详情

9.“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诗中的“雄杰”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刘少奇

试题详情

10.“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人学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上述规定应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试题详情

11.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香港

试题详情

12.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D.借鉴其它国家的成功经验

试题详情

1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

A.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B.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C.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D.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试题详情

14.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

    A.大型企业     B.中型企业    C.外资企业    D.国有企业

试题详情

15.“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下列判断姓‘资’还是姓‘社’问题的标准,正确的是是否有利于 ①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②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  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国家政策的推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6.从下图人物的衣着看,应是下列哪个民族?

试题详情

A.高山族       B.壮族

    C.朝鲜族       D.回族

试题详情

17.下列民族歌曲属于藏族的是

A.《敖包相会》    B.《掀起你的盖头来》

C.《道拉基》      D.《翻身农奴把歌唱》

试题详情

18.香港、澳门回归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这两个地区设立

A.特别行政区    B.直辖市    C.自治区政府   D.直辖省

试题详情

19.“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诗中‘妈港’曾经被哪国侵占?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法国

试题详情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大阅兵与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在兵种上的最大不同是出现了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导弹部队

试题详情

21.“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上述“两国”是指中国与

    A.苏联     B.朝鲜     C.缅甸     D.印度

试题详情

22.“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里的“会议”是指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26届联大

试题详情

23.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

A.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C.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试题详情

24.“……会上,领导人们围绕‘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主题,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以及“9?11”事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北京    B.上每    C.海南    D.青岛

试题详情

25.如图《乔的笑》这幅照片,笑的原因是

试题详情

A.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和日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试题详情

26.“两弹一星”是指 ①原子弹  ②氢弹  ③导弹  ④人造地球卫星  ⑤实用通信卫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7.下列称号与袁隆平有关的是

A.两弹元勋    B.大国家的大人物   C.党的好干部   D.杂交水稻之父

试题详情

28.198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发展高科技的“863”计划,以下各项中不属于“863”计划所涉及的领域是

A.航天技术    B.信息技术    C.海洋高技术  D.导弹研制技术

试题详情

29.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是

A.邓稼先    B.王大珩    C.邓小平    D.江泽民

试题详情

30.下列各项成果中,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现实的是

    A.电视     B.广播     C.报纸    D.互联网

试题详情

31.1956年,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局面。许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的作品涌现出来,主要是因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D.广大文学工作者的努力

试题详情

32.下边图片是下列哪一年的奥运会吉祥物

试题详情

A.2000年    B.2004年

    C.2008年    D.2012年

试题详情

33.从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旧四大件”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新四大  件”,再到电脑、手机、汽车等开始成为百姓的私产。这些生活中巨大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县

A.物资生活的丰富     B.改革开放的政策

C.思想观念的解放     D.科学技术的进步

试题详情

3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成熟,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范围的是

A.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B.养老保险制度

    C.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医疗保险制度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3.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    舰队。

试题详情

4.      (会议)实际上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会议)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试题详情

5.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    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试题详情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据材料内容分析,材料一、二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重大决策?(2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1950年,我国为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开展了什么运动?(2分)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1978年以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试题详情

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8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