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聊城市东阿县下学期

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说明:请将卷Ⅰ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卷Ⅱ。

卷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的事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锯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D.抗美援朝的胜利

试题详情

2、“贫雇农得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的出现应该在(    )

    A.1931年           B.l944年           C.l947年           D.1952年

试题详情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B.文革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试题详情

4、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对此,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副厂长

B.资本家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试题详情

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B.1958年,总路线提出

C.1958年,人民公社的成立               D.1961年,国民经济的调整

试题详情

6、“谷撤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牧禾童子姑。”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背信弃义

试题详情

7、20世纪60年代,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是(    )

A.刘胡兰           B.董存瑞           C.雷锋             D.张海迪

试题详情

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维护农民利益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用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详情

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中国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试题详情

10、“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试题详情

11、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合家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2、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②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

③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以上表述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1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下不能反映这一时期特征的是(    )    A.买粮食制品凭票证                        B.持证上岗、就业培训

    C.住房、汽车成为私房                   D.电脑、手机相当普及

试题详情

1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关于农村工作问题上,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是(    )    A.实行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详情

l5、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    )

A.资本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共产主义制度

试题详情

16、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l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I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试题详情

17、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

    A.都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纠正“左”的错误

B.都决定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并实行改革开放

C.都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D.所提出的路线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下去

试题详情

18、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面伟大旗帜指引下,中国人民思想大解放。中华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这一理论的精髓是(    )

  A.发展是硬道理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试题详情

19、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之一,下列外交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0、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此人是(    )

    A.杨振宁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袁隆平

试题详情

21、20世纪末,人类进入高度信息时代,最重要表现是(    )

    A.无绳电话的出现                       B.知识爆炸

    C.电子图书和电子图书馆的产生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试题详情

22、“八六三计划”的核心是发展(    )

A.高新技术         B.农业             C.第三产业         D.教育

试题详情

2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谁的题词?(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试题详情

24、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有利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试题详情

25、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时(    )

    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是极为困难的

C.没有必要区分朋友与敌人

    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试题详情

26、下列对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衣着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凭布票买衣服                     B.衣着显示着人的风度

C.衣着变得丰富多彩                     D.衣着显示人们的个性

试题详情

27、港、澳回归后,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这里的“特别”是指(    )

A.政治上不直属中央管辖

B.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C.原有经济地位不变

D.与原宗主国(英国、葡萄牙)还有政治联系

试题详情

28、下列优秀长篇小说中,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是(    )

A.《平凡的世界》  B.《青春之歌》      C.《红岩》         D.《茶馆》

试题详情

29、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    )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基础教育         D.小学教育

试题详情

30、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的国际意义在于(    )

A.可以对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核打击         B.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

C.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D.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

31、(6分)材料一:1952年―l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

时间

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

1952年

试题详情

20.6%

试题详情

78.8%

1956年

试题详情

85.6%

试题详情

14.2%

材料二:l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思想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重新确立了新的思想路线,形成新的重要思想体系。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l952年―l956年国民经济结构出现的主要变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所说的“新的思想路线”和“新的重要思想体系”各指什么?(2分)

试题详情

2263.6亿斤

试题详情

3900.9亿斤

2870亿斤

回答:

(1)概述表格中的基本内容。(4分)

(2)表格中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3)从上述原因中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2分)

试题详情

33、(6分)20世纪以后,中国人民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十五大报告

(1)三次巨变的核心事件是什么?(3分)

(2)三位伟人是谁。(3分)

试题详情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怎样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10分)

试题详情

35、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原因。(10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