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聊城市临清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请你在答题前,仔细阅读一下说明:

    1.试题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别忘了将答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卷。

第Ⅰ(选择题共3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4分)

1.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是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郭沫若

试题详情

2.下列关于右图这一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结束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 

C.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D.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试题详情

3.五星红旗是新中国国旗,其图案中四颗小五角星围绕着一颗大五角星,它的象征意义是

A.中国和世界各国团结在一起 

B.人民解放军是国家核心力量 

C.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D.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大团结

试题详情

4.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为和平解放西藏派到北京的首席谈判代表是

A.平措汪杰    B.阿沛?阿旺晋美 

C.罗桑扎喜    D.凯墨?索安旺堆

试题详情

5.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材料中说的中国出兵参战的主要原因是

A.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B.新中国敢于迎战强大的帝国主义 

C.朝鲜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 

D.显示中国人民不怕战争的勇气

试题详情

6.下列人物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  ②雷锋  ③董存瑞  ④邱少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战争年代,农民立下大功   

D.废除落后的封建土地制度

试题详情

8.下列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9.为改变下表反映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试题详情

2.37千克

4千克

试题详情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试题详情

2.76千瓦时

试题详情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快农村土地改革步伐 

C.首先发展军事工业   

D.加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试题详情

10.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东北地区,其中包括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武汉长江大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那么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是在

A.抗美援朝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试题详情

12.下列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B.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   

试题详情

1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B.小农经济导致两极分化 

C.农民要求实现机械化   

D.小农经济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试题详情

1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我国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D.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试题详情

15.“石油工人一生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与之相关的英雄人物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孔繁森

试题详情

16.下图反映的史实应发生在

试题详情

A.1949--1952年   

B.1953--1957年   

C.1958―1966年   

D.1966―1976年

试题详情

17.1980年5月17日,邓小平在追悼会上致词说:“……他为共产主义事业战斗了一生。他是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悼词中的“他”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毛泽东       D.陈毅

试题详情

18.下边报纸的内容针对的是

试题详情

A.江青反革命集团 

B.林彪反革命集团 

C.“两个凡是” 

D.“二月逆流”

试题详情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B.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C.学习发达国家的经营制度 

D.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

试题详情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最早开始改革的是

A.河北两柏坡  B.四川金堂县  C.河南安阳县  D.安徽凤阳小岗村

试题详情

22.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试题详情

23.下面对我国城市改革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

②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③采取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推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4.作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试题详情

2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上述歌词颂扬的是

①毛泽东  ② 邓小平   ③江泽民   ④胡锦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不包括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高举邓小平理论

试题详情

27.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共同繁荣

试题详情

28.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二橡胶基地在

A.内蒙古莫力达  B.西藏日喀则 C.新疆吐鲁番  D.云南西双版纳

试题详情

29.我国每年从内地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各类技术人员和优秀干部到边疆工作,体现了我党

①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

②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目标

③迁移剩余劳动力到边疆地区

④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30.邓小平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这句话中“时机”是指中国 

A.外交努力的成功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国际影响的增强    D.殖民主义的衰弱

试题详情

31.2007年7月1日是 

A.香港回归十周年   

B.“一国两制”提出十周年 

C.澳门回归十周年   

D.十一世班禅册立二十周年

试题详情

32.在“一国两制”下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试题详情

33.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党和政府制定的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A.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B.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经济交流,互惠互利

试题详情

3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八项主张的提出 

②“九二共识” 

③“汪辜会谈”

④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_________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________年。

试题详情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试题详情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_______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1950年6月,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____________”一直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

试题详情

4.我国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试题详情

5.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__________制;对小型企业采取__________、联合等多种形式。

试题详情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7.3%

试题详情

558.7亿元

试题详情

+24.4%

1967年

试题详情

2104.5亿元

一10%

试题详情

419.4亿元

一25%

1968年

试题详情

2015.3亿元

试题详情

一4.2%

试题详情

361.3亿元

试题详情

一13.9%

材料二:    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

3967亿元

试题详情

比上年增长9.2%

国家财政总收入

试题详情

809.7亿元

试题详情

比上年增长5.6%

国民收入

2318亿元

试题详情

比上年增长8.3%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提供的数据分析,1967--1968年和1973年我国国民经济的状况和趋势有什么不同?(2分)

(2)结合你所知道的知识,试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2分) 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1分)

试题详情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党的中心任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4分)这两次会议制定党的中心任务的共同依据是什么?(2分)这两次会议的召开都标志着什么?(2分)   

试题详情

2.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请回答: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农村分别实行了哪些重要政策?(4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各起到了哪些作用?(4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