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答案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答题裹中相对应题号下的空格内.)

1.“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试题详情

2.初二学生小王收到了国外笔友的一封电予邮件.他说你们国歌中为什么还保留者“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你可以用下列哪一成语来回答他

A.学以致用    B.居安思危    C.知耻后勇    D.奋发图强

试题详情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的举行 B.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C.解放军进驻北京 D.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

试题详情

4.被毛泽东誉为“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事件是指

A.土地改革运动   B.整顿经济秩序    C.抗美援朝运动    D.制定五一计划

试题详情

5.1950年9月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王之不理.…”由此可看出中国政府针对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警告置之不理的态度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派遣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发动三大战役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试题详情

6.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士地制度,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

A.《土地法案》          B.《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试题详情

7.过渡时期总路线可以简称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实现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社     C.手工业合作化     D.工商业国有化

试题详情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试题详情

10.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杨振宁问道:“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谁是中国氢弹之父?”你学了这段时期的历史,你认为是

A.袁隆平    B.钱三强    C.王进喜    D.邓稼先

试题详情

13.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加入WTO是在

A.公元2000年  B.公元2001年    C.公元1999年    D.公元2002年

试题详情

14.邓小平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应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中共十二大上  C.邓小平南巡期间  D.中共十三大

试题详情

15.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民致富和进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伟大创造是

A.乡镇企业出现    B.让农民工进城  C.设置经济特区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试题详情

1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首歌是农民赞扬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试题详情

17.1976年《天安门诗抄》中有一首诗:“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以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A.黄浦江上建新桥  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粉碎林彪集团  D.粉碎四人帮

试题详情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城市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B.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C.解放社会生产力            D.纠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试题详情

19.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是

A.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  C.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D.实施西部大开发

试题详情

20.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春天”的含义是

A.改革开放    B.科技兴国    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下图是我国粮食产量变化,读后回答问题:(14分)。

试题详情

①与1949年相比,1957--1985年粮食产量总体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

②从农业方针方面,分别说明1957年、1960年、198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9分)

③材料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2分)

试题详情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所述史实,你认为“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出现了什么现象?(3分)

②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的什么现象?(3分)

③对比上述两则材料,请说明我们应如何避免材料一这种现象的发生?(4分)

④请列举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的三部法律文件。(6分)

试题详情